跳转到内容

德国国家工程院: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建立内容为“{{Infobox Organization | name = 德国国家工程院 | native_name = Deutsche Akademie der Technikwissenschaften | image = | si…”的新页面
(没有差异)

2021年3月12日 (五) 19:24的版本

德国国家工程院
Deutsche Akademie der Technikwissenschaften
成立時間2008年,​16年前​(2008
類型非营利组织
總部 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
Dieter Spath, Karl-Heinz Streibich
網站https://en.acatech.de/

德国国家工程院 (德语:Deutsche Akademie der Technikwissenschaften e.V.,简称acatech),是德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1]

德国国家工程院在德国联邦总统的支持下[2][3]对重要工程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战略研究,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政策咨询,致力于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为国际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理事会(CAETS[4]以及欧洲应用科学与工程理事会 (Euro-CASE[5]成员,德国国家工程院倡导推进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

历史

成立一家科学院来代表德国工程学界的构想诞生于19世纪末。著名机械工程师Alois Riedler曾于1899年公开提议建立国家工程院。尽管该提案得到了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鼎力支持,但由于工程学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应用技术而非科学,得不到传统科学界的认同,建院计划最终在长达数年的以工程学定位为中心的学界争论中不了了之。在此后的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瑞典、美国、英国和瑞士等国相继成立了国家工程科学院,而德国直到20世纪末才将建立工程学代表机构的事宜重新提上日程[6]

1997年11月21日,由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科学院发起成立的工程学集会工作组会议在柏林召开。工程学集会的近50位初始成员大多来自工程学各分支,以及自然科学和经济学[7]

2001年4月,同属德国科学院联盟的7个州立科学院共同决定在原有工程学集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机构,以便集中管理所有工程学相关的活动。2002年2月15日,德国科学院联盟下属工程学集会(德语:Konvent für Technikwissenschaften der Union der deutschen Akademien der Wissenschaften e.V.)正式成立[8],并被命名为acatech。其名称由德语中“科学院”一词(Akademie)与“科技”一次(Technik)的首段字母组合而成。

2007年4月23日,德国联邦政府与联邦州教育科研政策委员会(德语:Bund-Länder-Kommission für Bildungsplanung und Forschungsförderung, 简称BLK)向联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首脑发出建议,提议将德国科学院联盟下属工程学集会正式纳入联邦政府与联邦州的科研资助体系。[9]在建议理由中BLK强调,工程学是现代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

2008年1月1日,德国科学院联盟下属工程学集会更名为德国国家工程院 (德语:acatech – Deutsche Akademie der Technikwissenschaften).

院士

截止至2021年3月,德国国家工程院共有院士603人[10]。其中大多数是工程学教授和工业技术专家,但也不乏来自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经济学等其他领域的学者。院士的遴选遵循章程,需先经一名院士提名,再由两名专家对被提名者的学术能力和学术成就进行评估,并最终交由遴选委员会进行评定。

历任院长

  • 2008–2017年: Reinhard Hüttl
  • 2009–2018年: Henning Kagermann
  • 自2017年以来: Dieter Spath
  • 自2018年以来: Karl-Heinz Streibich

网页链接

参考文献

  1. ^ 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 und Forschung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 Die Akademien der Wissenschaften. https://www.bmbf.de/. 
  2. ^ Bundespraesident.de (德国总统府官方网站). Ansprache bei der Festveranstaltung der Deutschen Akademie der Technikwissenschaften acatech. www.bundespraesident.de. 
  3. ^ Deutsche Akademie der Technikwissenschaften (德国国家工程院). Patron. www.acatech.de. 
  4. ^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Academies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Sciences (国际工程与技术科学院理事会). Member Academies. https://www.newcaets.org/. CAETS. 
  5. ^ European Council of Applied Sciences Technologies and Engineering (欧洲应用科学、技术与工程院委员会). Member Academies. https://www.euro-case.org/. Euro-CASE. 
  6. ^ Volker Hunecke. Der „Kampf ums Dasein“ und die Reform der technischen Erziehung im Denken Alois Riedlers. In: Rürup R. (eds) Wisse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1979: 301–313. ISBN 978-3-642-67451-8. 
  7. ^ Ruth Federspiel. Konvent für Technikwissenschaften.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2011: 101–153. ISBN 978-3-642-16364-7. 
  8. ^ De Gruyter. Wissen schafft Zukunft: acatech – Konvent für Technikwissenschaften der Union der deutschen Akademien der Wissenschaften e.V. stellt sich vor. Zeitschrift für wirtschaftlichen Fabrikbetrieb. 2003,. Band 98 (Heft 11): 11. 
  9. ^ Bund-Länder-Kommission für Bildungsplanung und Forschungsförderung(德国联邦政府与联邦州教育和科研政策委员会). Aufnahme der Deutschen Akademie für Technikwissenschaften (acatech) in die gemeinsame Bund-Länder-Förderung (PDF). 新闻稿. 2007-04-23. 
  10. ^ Deutsche Akademie der Technikwissenschaften (德国国家工程院). Mitglieder. www.acatech.de. 

[[Category:德国科学组织]] [[Category:工程院]] [[Category:工业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