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法布隆尼陨石坑: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建立内容为“{{lunar crater data| image=Normal Fabbroni AS17-M-1501 LTVT.jpg|240px| caption=阿波罗17号拍摄的图像| latitude=18.66| N_or_S=N| lon…”的新页面
(没有差异)

2017年5月19日 (五) 12:32的版本

法布隆尼陨石坑
阿波罗17号拍摄的图像
纬度18.66°N
经度29.27°E
直径10.55公里
深度1.73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时331°
命名来源乔瓦尼·瓦·马·法布隆尼

法布隆尼陨石坑(Fabbroni)是位于月球正面澄海东南部的一座小撞击坑,其名称取自意大利化学家"乔瓦尼·瓦伦蒂诺·马蒂亚·法布隆尼"(Giovanni Valentino Mattia Fabbroni,1752年-1822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描述

法布隆尼陨石坑的周边,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
法布隆尼陨石坑西侧内壁上的颗粒状岩屑流,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

拍摄。]]

该陨坑位于阿尔加山东南麓,西北毗邻阿贝提陨石坑,东北偏北靠近更小的史黛拉史黛拉景德陨石坑、较大的维特鲁威陨石坑道斯陨石坑分别位于它的东南和西南,西南还聚集了一群微型坑:玛丽、罗伯特、伊西斯、杰里克及奥西里斯。沿法布隆尼陨石坑的西面并行延伸着马塞洛月溪和玲子月溪;而北面则蜿蜒着曲折的卡门月溪和鲁道夫月溪月溪[1]。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18°40′N 29°16′E / 18.66°N 29.27°E / 18.66; 29.27,直径10.55公里[2],深约1.73公里[3]

法布隆尼陨石坑外观呈倒圆锥形,陡峭的内侧壁带有较高的反照率,中间是一个平坦的小坑底。该陨坑最大高出周边地形390米[3],内部容积约46.97公里3[3]。其形态特征隶属于"BIO 型"(以该类陨石坑的典型代表—卫星坑"毕奥陨石坑"所命名),并已被月球及行星观测者协会(ALPO)列入《内侧壁坡带有深色辐射纹的撞击坑列表》[4]

在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前,该陨坑曾被称作卫星坑"[[[维特鲁威陨石坑|维特鲁威 E]]"所谓的"卫星坑标记法":以所靠近的主坑名+字母来命名)。

飞船降落点

1973年12月11日,阿波罗17号"挑战者号"登月舱降落在法布隆尼陨石坑东北约50公里处,月面坐标 20°11′27″N 30°46′18″E / 20.19080°N 30.77168°E / 20.19080; 30.77168。 沿西侧内壁分布有颗粒状的岩屑流。 对该陨坑详细的研究显示,沿内侧坡分布有大量的纵向的沟壑和深槽,据推测这些结构可能是由微陨石撞击所引起的山体岩石滑坡而成,火星上一些撞击坑的内侧斜坡上也出现这种类似的沟状结构。

参考文献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