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磁光陷阱: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PhysForscher留言 | 贡献
通过翻译页面“Magneto-optical trap”创建
(没有差异)

2024年3月17日 (日) 15:51的版本

磁光陷阱的實驗架設

原子、分子和光學物理學中,磁光陷阱( MOT )利用雷射冷卻和空間變化磁場來創建陷阱,用以製備低溫中性原子樣本。 磁光陷阱能達到的的溫度取決於原子種類,通常可以低至幾微克爾文,大約比光子反衝極限低兩到三倍。然而,某些原子(例如鋰-7)的超精細結構能階無法被解析,所以磁光陷阱無法將其溫度降低至都卜勒冷卻極限。

磁光陷阱由四極子式分佈的弱磁場,以及六束圓偏振、紅失諧、且相互交叉的光學糖蜜光束所構成。當原子遠離陷阱中心的磁場零點(兩線圈之間)時,其能階之間的躍遷頻率會因塞曼位移隨空間的改變,從而逐漸與六道光束的頻率達到共振,並產生散射力,將原子推回到陷阱的中心。這就是磁光陷阱捕獲原子的原理。另外,此一散射力來自於原子移動時,接收了迎面而來的光子所攜帶的反向動量。因此在經過吸收光子、再藉自發輻射釋放出光子的多次循環後,平均而言,原子會逐漸被減速(或者說被「冷卻」)。如此一來,磁光陷阱就能將秒速數百公尺的原子,冷卻至僅剩秒速數十公分 (同樣地,實際速度取決於原子種類)。

順帶一提,儘管彭寧離子阱保羅離子阱可以藉由電場和磁場來捕獲帶電粒子,但這些陷阱對中性原子無效。

參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