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屠方(1891年—1943年),字心矩,號百辛,江蘇武進人,其父為四川榮縣知縣,在當時候很有名聲。[1]

生平[编辑]

屠方生於1891年(光緒十七年),因為父親在四川當官,屠方小時隨父親去四川,遊歷當地的林山大川,讓他胸懷寬宏、善於抒發議論。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屠方十四歲時,屠方的父的死讓他護送父親的靈柩回故鄉安葬,而回到武進。[2]

•1911年(宣統三年),屠方二十歲時,在就讀的兩江優級師範學堂肄業,隨後在辛亥年間參與蘇坦在武進的起義。在辛亥革命成功後屠方並不爭取功名,而是創立縣立師範學校,努力於教育界 培育學子,也因為其投身教育界後所累積的名望,讓屠方在民國十年後被推舉為江蘇省議會議員,匡濟救世。很快風潮並起、屠方在地方上的主持正義使他的名望更上一層樓,並在北伐成功後,成為實質上掌管皖汴兩省徵稅、興利、除弊、俗國、便民之人。[3]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爆發丁丑事變造成動盪,很多城市人往西躲到衡山、湘水之間,讓屠方的親友聽到他在桂陽掌管稅務而前去依靠,但屠方財力有限無法接繼這麼多親友又不忍心讓他們顛沛流離,所以趁國慶紀念時演劇以籌措資金,屠方也因雅善歌曲所以親自粉墨登場,最終積勞成疾病逝,年終於五十二歲。[4]

  1. ^ 張惟驤. 清代毗陵名人小傳 卷十. : 75. 
  2. ^ 張惟驤. 清代毗陵名人小傳 卷十. : 75. 
  3. ^ 張惟驤. 《清代毗陵名人小傳 》. : 75. 
  4. ^ 張惟驤. 清代毗陵名人小傳 卷十. : 75–76. 

參考文獻[编辑]

張惟驤,《清代毗陵名人小傳 》卷10,收錄於周駿富主編,《清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85 年 3 月,頁 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