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耀 (萬曆舉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文耀(16世紀—17世紀),廣東高州府電白縣[1]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编辑]

張文耀是萬曆七年(1579年)的舉人,授富陽知縣,為政清廉不依附權勢,處事明敏、體恤人民,因為抗議礦稅忤逆宦官,改任滁州判官,極力治理水患,堤防周密有奇績,因父母去世回鄉,服闋後改任昌平判官,調為富川知縣,就任後立刻採集風俗,三年內修繕文廟、城垣、公署,橋梁道路煥然一新,又重修縣志,捐資買學田舖租,士民感恩戴德,辭官回鄉後杜門不出,獲士人推重[1][2][3]

引用[编辑]

  1. ^ 1.0 1.1 光緒《重修電白縣志·卷十八·列傳》:張文耀,任富陽知縣,清介公方,不附權勢,蒞事明敏,撫字有恩,因抗礦忤宦豎改判滁州,時滁有水患,文耀極力治之調停,隄防日夜靡安,以奇績著聲,丁艱後補昌平判,陞富川知縣,清廉不易,剛毅如初,解綬居鄉,杜門高致,士林咸推重焉。
  2. ^ 光緒《高州府志·卷三十七·人物十》:張文耀,電白人,萬厯己卯舉人,任富陽知縣,清介剛方,不附權勢,撫字有恩,因抗礦忤宦監,改判滁州,滁有水患,竭力治之,隄防周密以奇績著,後歷昌平判、富川縣,始終如一焉。 乾隆志鄉賢傳
  3. ^ 光緒《富川縣志·卷九·宦績》:張文耀,廣東電白舉人知縣事,甫下車采風問俗,慨然以地方利賴為己任,在任三年修文廟城垣公署以及橋梁道路煥然一新,又重修邑志,捐貲買學田舖租,士民戴德不衰。

參考文獻[编辑]

  • 光緒《重修電白縣志》·卷十八·列傳
  • 光緒《高州府志》·卷三十七·人物十
  • 光緒《富川縣志》·卷九·宦績
官衔
前任:
李槪
明朝富陽縣知縣
1598年-1600年
繼任:
任才欽
前任:
高一福
明朝富川縣知縣
1607年-1611年
繼任:
葉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