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迈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伯迈尔

胡伯迈尔(德语:Balthasar Hubmaier,1485年—1528年3月10日),[1]于1485年出生于德国奥古斯堡旁的弗里德贝格,1528年3月10日死于维也纳。是宗教改革时期重洗派的领导人物。[2]

生平[编辑]

小时候在教会学校受教,后前往弗莱堡念书,完成大学基础学科后,跟着天主教神学家约翰·埃克研读神学。1510年又跟着老师前往因哥尔斯塔特。1512年晋升为神学博士,在因哥尔斯塔特当大学教授,1516年前往雷根斯堡担任教堂神父。[3]

重洗派兴起[编辑]

胡伯迈尔于1521年前往瓦勒斯胡特担任神父。1520年开始,胡伯迈尔陆陆续续读了保罗伊拉斯谟路德的著述,接受福音派思想后,1522年成为新教徒,而后在自己的城市进行教会改革。[4]而在1523年五月时,他认为婴儿受洗很有问题,曾提出与慈运理讨论,他批评,婴儿施洗缺少圣经依据。到了1524年,康拉德·格列伯费利克斯·曼兹也发表相同的言论(但胡伯迈尔与两位的相遇并为理念付诸行动,是到1525年初才发生)。1525年1月17日,他们与慈运理公开辩论,但隔日政府当局便下令,要求所有儿童领受洗礼,并命令格列伯、满兹停止辩论,又将地方神甫威廉·卢布林英语Wilhelm Reublin驱逐出境。[5]同年1月21日,乔治·布劳罗克请格列伯为他施洗,之后,布老若克又为其他人施洗。接下来的一个礼拜,这个否定婴儿洗礼的团体,在区利赫附近的所里肯(Zollikon)村开奋兴会,也有在私人住宅中办祈祷会。有重生经验的人被行洒水里,创设了成人信徒洗礼,又举行圣餐仪式来纪念在基督团契中的交通。[6]而被驱逐出境的卢布里,在复活节过后在瓦勒斯胡特为胡伯迈尔施洗。

因为理念不同,这派人不得不另立教会,反对他们的人称他们为“重洗派”。格列伯和满兹死后,胡伯迈尔在瓦勒斯胡特组成重洗派社团,用文字宣传他的主张,效果很好。他的见解是:圣经乃教会唯一的律法,按照圣经所讲,基督教进展之正当程序为“讲道、听道、信道、受洗、行善”,而行善就是以圣经为法律的生活。不久后,瓦勒斯胡特被牵入农民叛变的扰乱中,当地教会运动也随这种农民叛变的影响崩溃而消灭,胡伯迈尔因此逃亡,瓦勒斯胡特又成为罗马天主教会。胡伯迈尔在区利赫受过监禁酷刑,后来逃到莫拉维,在那里宣传继续宣讲重洗派理念,非常有成效。[7]

胡伯迈尔影响所及[编辑]

重洗派的德国中心地最初是奥古斯堡,就是胡伯迈尔的家乡。他于1626年5月为邓克(Hans Denck)施浸,不久邓克又为胡特(Hans Hut)施浸,胡特因而组织了教会,发展迅速,连贵族家庭人士都被吸引入会。1626年胡伯迈尔在尼哥尔堡创立重洗派教会,在他的领导下发展迅速。[8]胡伯迈尔是重洗派中著述最多者(有一年写了十八篇的论文,都是讨论成人浸礼),所以胡伯迈尔是主要的领袖。[9]

死亡[编辑]

1527年7月他被交给奥地利当局,于1528年3月10日在维也纳被烧死,他的夫人在多瑙河被淹死。[10]

参考资料[编辑]

  1. ^ Balthasar Hubmaier - German Anabaptist leader. [2021-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2. ^ 存档副本.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3. ^ 存档副本.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4. ^ 存档副本.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30). 
  5. ^ 华尔克英语Williston Walker,《基督教会史》,谢受灵、赵毅之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2008),页568。
  6. ^ 华尔克,《基督教会史》,谢受灵、赵毅之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2008),页569。
  7. ^ 华尔克,《基督教会史》,谢受灵、赵毅之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2008),页570。
  8. ^ 奥尔森英语Roger E. Olson,《神学的故事》,吴瑞诚、徐成德译(台北市:校园书房,2002),页500。
  9. ^ 华尔克,《基督教会史》,谢受灵、赵毅之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2008),页571。
  10. ^ 奥尔森,《神学的故事》,吴瑞诚、徐成德译(台北市:校园书房,2002),页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