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讨论:Cosferia/2007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被他人删除的留言一篇[编辑]

== 我是中山分局的刑警,我需要各位维基人的协助!! ==

各位维基的好朋友大家好,我是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山分局的刑警,我叫郑伟豪,电话:25815617及25627500日前我受理到一件案件,是我们一位女性的维基朋友在在使用者User:KaurJmeb的个人留言板上遭不肖人士以极为不堪的字句性骚扰,简叙内容如下:民国95年11月8日下午17时11分,某使用者在中文维基百科以“强奸许○○”作为注册帐号,在使用者User:KaurJmeb的个人留言板上,留下“许○○你好!你是我性幻想的对象,请问你还是处女吗?--强奸许○○ ,09:11 2006年11月8日 (UTC)”的字句。因被害人在网路上并不特别使用本名与其他网友交流,该使用者除能查出被害人的姓名外,也在被害人的留言板上使用猥亵的文字骚扰被害人,已引起被害人的困扰与害怕,并业已触犯性骚扰防治法相关规定。 该笔留言内容网址: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_talk:KaurJmeb&oldid=2891167#.E8.AB.8B.E5.95.8F.E8.A8.B1.E7.91.9C.E7.9C.9F.E9.82.84.E6.98.AF.E8.99.95.E5.A5.B3.E5.97.8E.EF.BC.9F

对方(User: 强奸许○○)网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E5%BC%B7%E5%A7%A6%E8%A8%B1%E7%91%9C%E7%9C%9F&variant=zh-tw User: 强奸许○○ 在中文维基百科的留言记录: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Special:Contributions&target=%E5%BC%B7%E5%A7%A6%E8%A8%B1%E7%91%9C%E7%9C%9F

现已查明,中文维基管理员User:Jasonzhuocn‎有重大嫌疑,由于本案即将于96年02月15日失去告诉时效,请各位朋友提供更多的线索和证据,以协助警方将不肖之徒绳之以法,并还给所有维基人一个干净的网路空间。谢谢各位!!静待各位佳音!

北市中山分局侦查队 郑伟豪组员敬启 联络电话:25815617及25627500 电子邮件:whisly39@tcpd.gov.tw

为什么现在撤特这么热?[编辑]

本文写于2007年3月25日

先说说以前在“羊城晚报”看到的一件事: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小时候上学,有一次老师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黑点,问包括安南在内的小朋友:“你们说这是什么?”小朋友答得很快“一个黑点”。

这位老师不解,问小朋友们:“为什么这么大的一张白纸,你们却没向我提起呢?”

我想,即使是现在,很多中文维基的朋友,也会给这位老师这样的答案的。我觉得,我们和这些小朋友给出同样的答案是很自然的,并不是我们身体构造上有缺陷,相反这是人对环境信息过滤的必要,看我们想看到的,这也是大脑机能之一。但是,我们无疑都在追求着更全面的视觉。

特色条目不是完美的。但是同一个特色条目,当初评选人员是肯定过其优势的,它们的通性是内容丰富,深入,甚至超过中文网络中该方面的报道水平。然而到了现在,难道我们就只能看到这些条目的某些短处了吗?这里胖了那里瘦,参考资料问题,翻译漏译,不中立,信息冗余,信息错误,语言不流畅,开篇就有让人看不明白的地方,条目中没有动画等等等等。而这些短处就足够抹杀条目的优势了吗?我们在承认每个作者是有其局限性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批评者自己一样不能避免自身的局限性。来读取特色条目的人,你说是来受教的多,还是来授教的多?作者写得出这条特色,自然有他在这方面的知识,他的意见非常有参考价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旁观者提出的意见就必然高出当局者?而且还要问,有多大的可能性高出当局者?

而且撤特的投票是否具有比选特更大,甚至只是同等的公信力?选特是首页一级连接,撤特是二级,前者的参与人数比后者多,讨论优缺点全面。后者给人的印像是数落条目缺点,几个人在讨价还价,有时还成了争执。这样说来,撤特就以这样的姿态,就可以以同样长的时间,票数规则去否定选特的结果?

目前撤销特色条目如此热闹,提名数比评选特色条目的提名还多(4:3)。两周的投票时间意味着两周的改进时间,这个时间还是当事人在提名第一天就知道提名这件事为前提的。

有一位用户引人注目,一个人就做了三项的提名人,剩下的第四个他则是首位支持者。

特色条目竟然从101啪的一声跌倒95。

特色条目是众多维基人共同协作的成果。一个条目被评为特色,有两重意义。首先是对于维基这个社群,它成为一个领域的一个典范性条目,可为后续的条目提供参考。第二,这也是对作者或作者群的充分肯定。虽然他们并不会因此而升什么级,成为什么专家大师。但是社区对他们作品的正面评价无疑是对他们无偿贡献的最好报答,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评选中被提出的负面意见则可看作对他们今后写作的善意提醒。所以一片特色条目的建成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撤销一个特色条目,是对之前维基社群达成的共识的一次否定,是对当初评选意见的质疑,对作者所做努力的一次打击,非常可能对维基社群和条目作者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撤特是应非常审慎的一步措施。有些用户的认为撤特成为改特的动力。但下手就打三更,直接就是撤特,还要绕过作者就去提名,事先没有和作者或专业人士作任何讨论。这其实是用特色条目的名义来冒一次险,撤特项目成了限期整改委任状,“特色条目”一词成了把柄,这低估了特色条目这一项目的意义。同时,也是等于用不友好的语气去要求作者做出改进,更震慑了来者。试想,一个作者写出越多的特色条目,就等于有越多的把柄落入人手,自己要维护的条目就越多。而且最可怕的是,说不定某天就会被第三方告知,你写的条目黑榜上有名,两周时间呷。这样,谁还会积极去写特色条目?可以想象,人与人之间从中会滋生多少嫌隙,维基人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多大的负面影响。特色条目的写作因此受到多少阻滞。

另一方面,条目的信息流失让人感到担忧。左图右史对“多啦A梦”的大中华播放所发的苦楚还时时在我耳边响着。我想条目信息最好应是宁滥勿缺。请记住,中文维基的宗旨是“海纳百川,包容乃大”。 “地方色彩过浓”?删!未知这对维基是好是坏?不过我知道,维基的信息量就是在这样一次次为选上特色而作出的妥协的过程中不断流失。请对为孤立信息找伴,让它不孤立。对付地方彩色的办法不是删,是想办法找资料补充其他地方信息去中和。请保留这些用中文写成的信息,让作者以后或是后来者补充吧。而且地方特色有时是受到条目本身的内容限制的。蝴蝶效应的节节结果不一定为作者所掌握。例如贝多芬没来过亚洲,他的“影响”一节就没有提到中国作曲家受到过他什么的教益,里面写到的尽是欧洲人,是不是就“欧洲地方色彩过浓”?英文的流感条目,数据是以美国为主的,它的作者可能为能得到其他地区的资料,更或者某个地区根本就没有总结过这方面的资料。这样的地方色彩虽是以后改进的起点,但是不是可以暂时被忍让?“罗嗦”“冗余”不是为特色条目减肥的借口,而且你真敢保证那是罗嗦冗余的,或者只是目前显得冗余?雨果的小说“废话”是一节一节来的,可是这些从废话你可以学到多少东西?如果现在唱片公司出一张删了几段音乐的天鹅湖,你会不会买?人家俄罗斯编舞导演当初就认为这样的删节是“有必要的”。相反,中文维基5%的未翻译条目却应该被整改了。

在这里,我想为改进特色条目说出自己构思的原则,并在撤销特色条目里加入特别提醒字眼,希望大家讨论:

  1. 任何怀着丰富中文世界信息,加深中文与外文用户交流之心来编写条目的作者都是非常值得我们读者的尊敬的,他们花费了很多私人时间,甚至金钱,为我们写好了这些可以免费读取的资料。读特色条目时不要想着去刁难作者,而是要想到去帮助他,而且尽可能去体会该条目的优秀之处,请保护好特色条目这样的美丽资源。
  2. 当你在特色条目里面发现有问题时,又或者你想扩充特色条目时,wikipedia:特色条目撤销远非是你第一应到的地方。请先尝试自己查找资料,联系编写人员,或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士,进一步广泛联系其他用户,与他们一起协商改进。
  3. 请谨慎提出“删除”,“削减”等建议。“地域性过强”“中立性有争议”“啰嗦”“不是什么什么的特色”这些理由是很能导致条目信息流失的,而这又有违维基的初衷。请记住,中文维基的宗旨是“海纳百川,包容乃大”。
  4. 宽怀待人有助于维基内和谐人文环境的建成。所有用户的一切言论及其言论自由都是应受到尊重的,而且他们在撤特时提出的批评和建议绝大部分是很好的,很有建设性的,请接受其正面的,有助改善条目内容的成分。但请注意。批评建议并不是撤销特色条目的论据。“要改进特色条目”,“中文维基讨论页不受重视,提出撤销对改进条目更有效”,这些并不应是撤销特色条目的动机,而是用特色条目去冒一次险。虚假信息,违反维基基本原则才是一个特色条目的致命伤。
  5. 如果你没有办法亲自作出改进,而原编写人员或专业人士又没能及时作出反应,条目的问题依旧,请采取最后的,也是最应谨慎的一步措施,就是到特色条目撤销处提名该条目,让用户投票讨论该条目的特色条目资格。

最后的话:热情是会衰退的。我真心地希望,现在这股撤特的热情快点过去,写特的热情快点来临。

dgg32 09:40 2007年3月31日 (UTC)dgg32

Re: Image:Tuen_Mun_Town_Plaza_night.jpg[编辑]

你说得对,照片中应是屯门公路。感谢提醒!—Baycrest (作客) 2007年6月17日 (日) 15:22 (UTC)[回复]

Re: 蓝地交汇处[编辑]

谢谢提醒,根据[1],你的说法是对的

有时间烦请更改(是全条改写...)一下,不然我晚一点也会改过来

HKFumi 2007年7月4日 (三) 03:45 (UTC)[回复]

我刚刚找到另一份资料又有点不同...详情请在Talk:蓝地交汇处讨论~ HKFumi 2007年7月4日 (三) 05:57 (UTC)[回复]

邀请出席香港维基媒体协会成立典礼[编辑]


谨订于2007年7月14日 (星期六)下午三时
假香港城市大学康乐楼9楼城峰阁举行




敬备茶点 恭候光临 恳赐花篮


如未克拨冗光临,请到这里覆示

encyclopedist (对话页) 2007年7月8日 (日) 08:22 (UTC)敬约[回复]

首次巡回定期聚会将在元朗[编辑]

香港新界北第一次聚会[编辑]

Cosferia/2007

相信各位已参与了维基一段日子,在这一段时间中,“您”的心里有否曾遇到以下的问题:

  • 要隔著电脑来跟其他维基人沟通,但又有感虚无缥缈,有如“隔山买牛”?
  • 自己居于新界,没空/没钱/没心机/没精神参与在多于九龙举行的香港维基人聚会?
  • 自已很想认识其他住在新界的维基人?
  • 自己很想把维基百科推广出去,但又从来没有勇气说:“自己有份参与这一有意义的工作”?


如果你在以上的问题有任何一项答“有”的话,在此诚邀阁下报名参与一个属于“”的维基聚会:

  • 日期:2007年8月3日(星期五)
  • 时间:晚上8时20分
  • 地点:大埔太和邨麦当劳(见图)

在会上,你可以跟同住新界北的“隔离邻舍”以及其他来自不同地区的维基人见面,又可表达“”对维基的心得和意见,论尽天下事。欢迎住在新界北及其他香港各区,甚至外地的维基人踊跃支持、积极参与,为维基各项计划给些意见!多谢各位!

筹办人:维基人TYC

邀请你的维基人是:~~~敬约
~~~~~


香港维基人第一次巡回定期聚会[编辑]

轻铁色彩[编辑]

无问题,因为我看olive的颜色还有一点差别,看来要用路线图的颜色来比一比了。Xavier Fung 2007年10月24日 (三) 07:13 (UTC)[回复]

请停止有关“线”的移动[编辑]

请停止有关“线”的移动,以免发生编辑战。—Mtrkwt (留言) 2007年11月22日 (四) 16:58 (UTC)[回复]

回应:事情应是由小弟说,现时此问题正在讨论中,而且有人提及“提议可以待正式合并及所有现有改动做完后,再来审视是否有此需要”,根本没有人说需要即时修改有关条目。而且,事实证明九龙南线、落马洲支线、沙中线的确仍在地铁的官方用语,似乎是阁下进行单方面的修改而不作讨论。—Mtrkwt (留言) 2007年11月22日 (四) 17:10 (UTC)[回复]

避免地域中心[编辑]

维基百科是全世界华语使用者的百科全书,不单单是香港的百科全书。请在编辑条目时避免地域中心。--石添小草 (talk to me) 2007年12月27日 (四) 14:12 (UTC)[回复]

“线”及“线”的使用[编辑]

小弟看过阁下的观点,始终认为阁下理据不成立。

  1. 就“沙田至中环线”而言,小弟不见得在刊宪前,会有其他因素使该铁路不会落入港铁营运(沙中线的专营权原由九铁持有,合并后专营权理论上是在港铁),而且在港铁的文件《两铁合并谅解备忘录》及港铁《业务概览》中,早有应用“沙田至中环线”一词,我完全不能理解未确定的规划的重要性有多大(而且《施政报告》早已确定此规划)。
  2. 而“如果以先到先得或较多人使用这一类标准”来说,若是说先到先得,小弟敢说现有的条目早已可被推翻(九龙南线是先于九龙南线,可是东铁线是先于东铁线),而且分别不大;若是说较多人使用,可谓“较多人”?论出现次数?论港铁的官方应用次数?论市民应用次数(如何计算)?明显此方案根本不可行。
  3. 至于向政府询问,小弟深信结果只会一样,问题的关键是,营运者(物主)现时、将来及最终会显示的名称,似乎是利用“线”的机会较高。—Mtrkwt (留言) 2007年12月28日 (五) 18:4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