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 (弘治乙丑進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源

大明尚寶司少卿
籍貫 福建泉州府晉江縣民籍
字號 字士達,號竹坡
出生 成化五年(1469年)
逝世 嘉靖十九年(1540年)
出身
  • 弘治十八年乙丑科進士出身

李源(1469年—1540年[1]),字士達,號竹坡,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福建鄉試第七十五名舉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登乙丑科二甲第七十四名進士[2][3]。出使督發廣東稽留賦稅,後擔任戶部主事,反對彈劾太監干涉政治,因反對劉瑾,當時楊一清舉薦李源,仍然被罷免,起為南京文選司郎中,遷尚寶司少卿,推辭未赴任[4][5]

家族[編輯]

曾祖父李弦;祖父李應禎;父李世亮,母陳氏[6]

參考文獻[編輯]

  1. ^ 《行狀》:公以成化己丑八月初四日生,嘉靖庚子二月初六日卒,享年七十有二。
  2. ^ (明)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3. ^ 魯小俊,江俊偉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4. ^ 《晉江縣誌》(道光版·卷之三十八·人物誌名臣之二):李源,字士達,號竹坡。弘治乙丑進士,奉使督發廣東稽留諸賦。故事,藩司有贈金百餘,前使者不卻,源獨辭焉。藩司重其守,購陳白沙字四幅為贐,拜而受之。使還,除戶部主事,差監臨清倉。倉故置,中貴人董視之,中貴人治酒為好會,源應會,不盡歡。中貴人不得恚恣所欲,則構兵備趙副使侵撓倉事,擾吏徒。源疏以聞,並劾中貴人罪狀,朝論壯之。逆瑾用事,遣源轉鑲遼左,故縮其期,陰欲中以失期。源晝夜行二百里,竣事以報,瑾不能中。是時,相楊文襄一清將用源,為逆瑾憾沮,而源亦乞歸。抵家,事父母十五年左右無方。其後就家起南京文選司郎中,遷尚寶司少卿,竟辭不赴。郡守王仕俊為立善俗坊表於四達之衢。
  5.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七》:尚寶司少卿李公源行狀(王慎中
  6. ^ 龔延明主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弘治十八年進士登科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