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心理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心智哲學和認知科學中,民俗心理學或常識心理學,是人類解釋和預測他人行為和心理狀態的一種能力。

傳統上,民間心理學研究的重點是日常生活中的人--沒有受過各種科學學術領域的正式訓練的人--如何進行心理狀態的歸屬。這一領域主要集中在反映個人信仰和欲望的意向性狀態上;每一種狀態都用日常語言和概念來描述,如 "信仰"、"欲望"、"恐懼 "和 "希望"。 [1]

取消主義主張民間心理學是錯誤的,應予以拋棄。[來源請求]

主要的民俗概念[編輯]

意向性[編輯]

在認知、解釋或批評人類行為時,人們會區分有意行為和無意行為。在人際互動中,對某一行動的反應是來自於自身如何評斷該行為(例如有意或偶然)。例如,一句批評性的話語,如果被信息接受者判斷為是有意的,則會被視為一種侮辱。反之,如果被認為是無意的,同樣的話語可能會被原諒和寬恕。

上述概念在法律制度中被用於區分殺人和過失傷害致死。在一些體育項目中,它還被用來區分故意和非故意行為,在這些項目中,故意犯規行為往往會比非故意行為得到更嚴厲的處罰。

欲望體現了個人所追求的結果,包括那些不可能實現的結果。欲望和意圖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欲望可以是純粹的假設,而意圖則具體說明了個人正在實際努力實現的結果。[2]

就信念而言,與意圖相關的有幾種類型:結果信念和能力信念。結果信念是指對某一行動是否能實現意圖的信念,如 "購買一塊新手錶會給我的朋友留下深刻印象"。能力包括行為人對自己執行某項行動的能力的信念,如 "我真的買得起這塊新表"。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Arico, Adam. Folk psychology, consciousness, and context effects.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2010, 1 (3): 317–393. doi:10.1007/s13164-010-0029-9. ProQuest 888751000. 
  2. ^ Kashima, Yoshihisa; McKintyre, Allison; Clifford, Paul. The Category of the Mind: Folk Psychology of Belief, Desire, and Intention.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8, 1 (3): 289–313 [2020-06-23]. ISSN 1467-839X. doi:10.1111/1467-839X.00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5)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