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討論:Origin42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您好!歡迎加入維基百科!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權問題解答
貢獻內容必須是您所著或獲得授權
並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條款下發布
手冊
手冊
問號
問號
有問題?請到互助客棧詢問,或在我的對話頁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個波浪紋「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有關填詞、作詞一事[編輯]

您好,有關填詞、作詞一事,在下認為你引據維基百科填詞一節,然後該部分又是你自己新近創作的內容,實在不合適,如此一來所謂「現代標準漢語」究竟是誰的現代標準漢語?您對填詞、作詞兩詞的理解有點特別,一般而言,填詞,意指填寫,其有限格,然後有填字。作字,今人又細分出創作,不過應該就是指製作,較不受拘束。也就是說,填詞,一般應該是指先有曲而後有詞,作詞則是先有詞而後譜曲,您新的解釋簡單地以時代新舊來區別文字的使用,我覺得實在不合習慣用法。填詞該條目,您所恢復的部分內容中,您還選擇性遺漏原文中較為折衷地:「然而,在一般場合中,「填詞」和「作詞」被視為同義詞,不論是依曲填字,還是先詞後曲,都統稱為「填詞」或「作詞」」,這不是好做法。還有,您以動畫片尾的日文來要求中文維基使用日文原文,也實屬不合理的要求。個人認為填詞、作詞在現代確實已經混用,然而它們的區別還是存在的,嚴格上而言,應該要看詞曲的創作性質來決定,一般而言先譜曲後填詞,是比較一般存在的情況,而填詞比譜曲更難,這是在下過去接觸音樂界人士所得知的情況。填詞並不局限在中國傳統的詩詞,只是現代人對「填」可能抱有貶抑的態度,逐漸現代填詞人可能有部分人想要擺脫填字,然而實際認識以後,填詞的困難度其實比作詞來得更高,我是建議歌曲的歌詞,還是以填詞為上。Cherjau留言2016年7月4日 (一) 04:21 (UTC)[回覆]
@Cherjau您好,或許「我最近曾經修編過填詞」一事令您產生了誤會,但仔細對照可以發現「現代標準漢語」一段文字屬於填詞條目中被寫在「註釋」的部分,並非我所原創,我只是因其在「註釋」部分不夠明顯,所以「移」至條目段落中。
然而,在一般場合中,「填詞」和「作詞」被視為同義詞,不論是依曲填字,還是先詞後曲,都統稱為「填詞」或「作詞」」這段我拿去網路上搜尋,發現幾乎都出現在「唐詩、宋詞、元明劇曲」等相關文章中,而不用於「現代歌曲」描述中,認為易使讀者混淆,「或許」填詞可能不局限在中國傳統的詩詞,但現今維基確實有相當大比例紀錄現代新歌曲的條目中使用的皆為「作詞」。
按照「動畫片尾的原文來要求中文維基使用原文」為何不合理您並未作出任何說明,又或者是您單方面認為不合理?這實在令人有點難以接受。包含人名地名等在內,只要原文不是「平假名片假名」而是「日文漢字」,且該詞在中文中沒有用詞不同問題(如:「命運」與「運命」),那麼擅自更改原文用字的依據又在哪呢?
最後由您的文字中得知您曾「接觸音樂界人士」,那麼您接觸的是「中文界」的還是「日文界」的呢?中文界的用詞或許有人使用填詞我不清楚,但日文音樂界我還沒看到有人用「填詞」的,如果在官方專輯或頁面所使用的文字為「填詞」,那當然是以官方為準,畢竟音樂官方本身就是「音樂界最內層最高層的機構」,他們所判定要用作詞還是填詞的原由肯定比我們這些只有淺層「接觸」的人士還專業不是嗎?那麼若官方判定使用「作詞」較恰當,那我們這些圈外人又有什麼權威去更改專業人士的用字呢? - Origin42留言2016年7月4日 (一) 04:46 (UTC)[回覆]
@Origin42:您好。首先,說您在填詞該條目加上「現代標準漢語」一句確實是在下誤解了,抱歉。不過即使如此,原本的註解依然不適當,恐怕不是您可以搬正成為內文然後作為依據的來源。其次,將該句放上網絡搜尋,假使大多都出自詩詞網站,也不代表這詞只適用於古代詩詞,這種比較法的背後邏輯是失當的。至於在維基當中引用維基,以現代新歌曲多數條目皆為作詞而為作詞,依然不是適合的方法,不如正面面對前文所提起關於中文的使用中,填詞、作詞的區別。其三,日文漢文詞與中文有所不同乃是明瞭之事,以日文求中文,本來就不合理,因故我有提起中文世界中使用填詞、作詞的詞曲創作先後問題即是如此。其四,亦承前,我接觸的確實都是中文圈的人,然而正因為如此,中文維基使用的是中文,該語言服從於使用者的習慣。固然日方的官方應該也應當限制我們在特有、特殊名詞,如人名、地名的翻譯,然而對於「我們這些圈內也好圈外也罷的外國人」一般使用的詞彙,如作詞、填詞還是寫詞則完全沒有權威性可言。
我之前發表後稍微搜尋就後悔了,因為我發現其實是你們之前可能另有糾紛,我無意捲入你們的鬥爭,不過我不是很樂見維基上用品質較差的編輯,在公共的領域中,發表會讓後來人誤解的訊息。事到如今,我還是舉一些我隨意用「作詞+填詞」google到的第1頁的例子:
歌詞創作面面觀:填詞人如何在流行音樂產業求生存?
【如何成為填詞人?】不管你有無經驗,快速上手!
寫歌是先作詞還是先作曲? - 歌曲創作 - 百皇音樂網
唔講唔知...填詞人最怕的事by黃偉文
這些文章,大抵都有提到作詞、填詞的用字問題,問題最後還是出在時間先後問題上,而我所以留言,並不是認為使用作詞有誤或不當(雖然我認為填詞比作詞一詞來得更好,不過現實上看來已經混用),而是認為您的糾謬品質不佳,比較失焦,邏輯不對。Cherjau留言2016年7月4日 (一) 06:59 (UTC)[回覆]
@Cherjau首先感謝您的理性討論,不像另一位編輯者直接回退意圖引發編輯戰,至於原本的註解適不適當的問題大概要找原添加者討論了(汗)。
另外我用的詞是「幾乎」,亦無咬定「只」適用於古代詩詞,只能說代表「相對」多數的社群意識(維基若遇到選詞問題且待選詞雙方皆無誤時,我沒記錯的話是以多數人的用法為優先)。「以日文求中文」並非完全不合理,日文漢文詞與中文之不同確有個案,但並非所有日文漢文皆與中文不通,反而有很多都是通的,不能因個案而否定所有日文漢文,至少「人名、地名有權威」這點您也認同,而至於是否「一般使用的詞彙完全沒有任何權威」這點有待討論,至少「作詞」一詞沒有跨語言上的代溝,一個完全沒接觸過日文的讀者在看到這個詞彙時能夠完完全全的理解這個詞所代表的意思與中文的「作詞」完全沒有任何差別。
實際在網路上搜尋也大概能發現「作詞+填詞」相關文章可以說是少的可憐,然而大部分的文章都支持『「填詞」指「舊曲填新詞」,「作詞」指「新曲作新詞」』這個說法所以我才會在編輯摘要寫上較通俗易懂的原因,然而既然您不認為作詞有誤或不當,一個「無誤且無不當」的編輯行為為何被判定為「品質不佳」我還蠻傷心的。-Origin42留言2016年7月4日 (一) 07:55 (UTC)[回覆]
補充:日本音樂專輯在中文地區發行的正版代理專輯中,如:索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_日韓音樂. 所譯的曲目資訊,是將日文漢字「作詞」譯為中文「作詞」--Origin42留言2016年7月4日 (一) 11:28 (UTC)[回覆]

關於Re:0[編輯]

是沒規定,但是一般習慣是日文原播是使用對應的表格(來源於翻譯),而其他地區本來還沒有,所以格式下我一般按照地區分離。——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6年7月16日 (六) 00:26 (UTC)[回覆]

正因為沒有這個習慣,所以一般情況下,日本單獨用表,而中文平時也沒有專門記錄。如果有需要,也不需要追加到表格中,所以才單獨列項列出。——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6年7月17日 (日) 10:48 (UTC)[回覆]
指引也說過「請以常識看待,不過也可能存在偶發的例外。」,但顯然的,日本表格一直視為存放日本播放信息,包括地點、播放區域機制,時間用時等。如果容許放入中文,反而會造成混亂(為什麼日本的播放列表還包含其他地區的播放列表?),這個日本式播放表一直是日式ACG類的常識,如果對表格情有獨鐘的話,可以考慮刀劍神域的雙表。——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6年7月18日 (一) 00:50 (UTC)[回覆]
不想惹麻煩,一般人是不會大幅度改變一些固有的東西,就像其他ACG類的條目,人家不改,或者只是覺得沒必要惹麻煩,而不一定是認同。你試試不改,然後你又會發現沒人改回去的。——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6年7月18日 (一) 11:14 (UTC)[回覆]
並不是表格有國籍,而是這種表格一般用於表達日本的播放時間,沒考慮去收納其他播放地區的播放信息,在其他一直延續下來的ACG條目也是如此。本來中文播放信息是源於原來中文節目特有的前後節目變遷,然後新的日本動漫遊戲條目指導倡議不再使用節目變遷,所以中文播放信息才有單獨的列出。當然嚴格來說,播放信息乾脆不再保留而整合到動畫章節的概述中,但是自從那次大動作後,反而變成挑着做了。所以是日本的播放信息原來是有專用的表格編寫方式,而中文播放信息就沒有專用的編寫方式,所以才有不整合到表格的編輯慣性。——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6年7月18日 (一) 11:30 (UTC)[回覆]
慣性寫法是指日文才有自己的表格,中文少的話其實列項的可以考慮,實在像刀劍那麼多才考慮用表格而避免列項。當然我覺得如果不是避免麻煩,刀劍反而包含過多不屬於日本原播地和中文播放地的播放信息了,這不en。——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6年7月18日 (一) 12:43 (UTC)[回覆]
BTW,如果要追隨R大的精神的話,需要更en的話,應該是動畫章節導語文段提及原播地、語區播放地的電視台或者服務商名稱、播放日期,其他不提及。——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6年7月18日 (一) 12:47 (UTC)[回覆]
觀感是主觀的,或者我們的視角不同所以理解也不同,例如我是分開日本國內和日本國外(如果有的話),日本國內習慣看表格覺得不錯,日本國外少量的列項也沒太大問題;你認為播放信息是合一的,所以不認同這種寫法。如果繼續磨下去,就變成了看誰撐不住了,還不如沒太大問題就不要急於大改結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6年7月19日 (二) 00:47 (UTC)[回覆]

關於里程碑一事[編輯]

相關內容應該與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更為貼切,在Re0已經有內容了。再說,維基百科又不是做宣傳,要里程碑幹嘛。A635683851留言2016年9月22日 (四) 04:35 (UTC)[回覆]

點擊數超億應該說明該番紅吧。A635683851留言2016年9月22日 (四) 04:39 (UTC)[回覆]

@A635683851

其實我想說,為何「里程碑」會等於「宣傳」?這概念哪裡來的呢...o.O?
畢竟破億是對B站而言(對番而言全球總人氣更有意義),而且還是首個破億的,我不覺得這事在B站條目中該隻字不提,或許您覺得應該使用其他語氣去記述?——Origin42留言2016年9月22日 (四) 04:51 (UTC)[回覆]
「「里程碑」會等於「宣傳」」,是因為「A在B突破C」是典型的廣告語,當然,更多我個人的想法。如果說破億能夠寫上去的話,那麼破千萬、破百萬也要寫上去,我也想避免這樣不太好的先例。
破億的側重是在Re0上,其它網站做有關Re0走紅的內容都是側重於Re0,而不是視頻網站怎麼怎麼樣。
我已經在Re0條目的相關內容加入第三方來源。

A635683851留言2016年9月22日 (四) 05:12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