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祖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夏侯祖權(?—?),一作祖歡譙郡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劉宋官員。

生平[編輯]

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劉宋太原郡人顏白鹿私自進入北魏境內,被北魏俘虜,北魏相州刺史要殺了顏白鹿,顏白鹿欺騙說:「是青州刺史杜驥派我來歸順。」北魏人將顏白鹿送到平城,魏太武帝高興地說:「杜驥是我的母親同姓。」魏太武帝命令崔浩寫信給杜驥,派遣司徒祭酒王琦攜帶書信隨顏白鹿南歸,又命令永昌王拓跋仁、高涼王拓跋那率領士兵迎接杜驥,在歷城進攻劉宋冀州刺史申恬,杜驥派遣寧朔司馬夏侯祖歡、中兵參軍吉淵等人率領將士迅速救援歷城,北魏攻克太原郡,得到四千多人口,牛六千多頭[1][2]

孝建元年(454年),南郡王劉義宣反叛,派遣使者拉攏輔國將軍、兗州刺史徐遺寶,任命徐遺寶為征虜將軍、徐州刺史,徐遺寶派遣長史劉雍之襲擊彭城,寧朔司馬明胤將劉雍之擊敗,徐遺寶再派遣高平郡太守王玄楷與劉雍之再度逼近彭城。當時徐州刺史蕭思話還沒有到徐州,朝廷因此詔令安北司馬夏侯祖權率領五百人前往彭城支援明胤,夏侯祖權到了之後,擊敗王玄楷將他斬首[3]。夏侯祖權因功封祁陽縣子,食邑四百戶。孝建元年二月丙申(454年4月12日),夏侯祖權出任建武將軍兗州刺史[4][5][6]。冀州刺史垣護之的妻子是徐遺寶的姐姐,徐遺寶邀請垣護之一起反叛,垣護之不從,發兵進攻。垣護之派遣士兵襲擊彭城的徐州長史明胤,沒能攻克。孝建元年(454年)三月,明胤和夏侯祖歡、垣護之在湖陸共同進攻徐遺寶,徐遺寶捨棄部下焚燒城市,投奔魯爽[7][8]大明六年七月甲申(462年8月16日),發生了地震,魯郡地動山搖,彭城城牆上的矮牆崩塌了一段,長有四百八十丈,房屋傾倒,兗州地裂湧出泉水,兩年都沒停。之後夏侯祖權在兗州刺史任內去世[9],諡號烈子[6]

其他[編輯]

趙超宗夫人王氏墓誌中記載自己第五女所嫁譙國夏侯朏的祖父名為夏侯祖真,《史學集刊》編輯部副主任孫久龍認為夏侯祖真與夏侯祖權名字類似,或許是同族[10]

參考資料[編輯]

  1. ^ 《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其年,太原民顏白鹿私行入荒,為虜所錄,相州刺史欲殺之,白鹿詐雲「青州刺史杜驥使其歸誠」。相州刺史送白鹿至桑乾,燾喜曰:「我外家也。」使其司徒崔浩作書與驥,使司徒祭酒王琦齎書隨白鹿南歸。遣從弟高梁王以重軍延驥,入太原界,攻冀州刺史申恬於歷城,恬擊破之。杜驥遣其寧朔府司馬夏侯祖歡、中兵參軍吉淵馳往赴援,虜破略太原,得四千餘口,牛六千餘頭。
  2.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四》:太原顏白鹿私入魏境,為魏人所得,將殺之,詐雲青州刺史杜驥使其歸誠。魏人送白鹿詣平城,魏主喜曰:「我外家也。」使崔浩作書與驥,且命永昌王仁、高涼王那將兵迎驥,攻冀州刺史申恬於歷城;杜驥遣其府司馬夏侯祖歡等將兵救歷城。
  3. ^ 《宋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二十八》:徐遺寶,字石俊,高平金鄉人。初以新亭戰功,為輔國將軍、衛軍司馬、河東太守,不之官。遷兗州刺史,將軍如故,戍湖陸。封益陽縣侯,食邑二千五百戶。義宣既叛,遣使以遺寶為征虜將軍、徐州刺史,率軍出瓜步。遺寶遣長史劉雍之襲彭城,寧朔司馬明胤擊破之。更遣高平太守王玄楷與雍之復逼彭城。時徐州刺史蕭思話未之鎮,因詔安北司馬夏侯祖權率五百人馳往助胤,既至,擊玄楷斬之,雍之還湖陸。
  4. ^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丙申,以安北司馬夏侯祖歡為兗州刺史。
  5.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八》:丙申,以安北司馬夏侯祖歡為兗州刺史。
  6. ^ 6.0 6.1 《宋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二十八》:夏侯祖權,譙人也。以功封祁陽縣子,食邑四百戶。大明中,為建武將軍、兗州刺史,卒官。諡曰烈子。
  7. ^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徐遺寶為夏侯祖歡所破,棄眾走。
  8. ^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八》:冀州刺史垣護之妻,徐遺寶之姊也,遺寶邀護之同反,護之不從,發兵擊之。遺寶遣兵襲徐州長史明胤於彭城,不克。胤與夏侯祖歡、垣護之共擊遺寶於湖陸,遺寶棄眾焚城,奔魯爽。
  9. ^ 《宋書·卷三十四·志第二十四》:孝武帝大明二年四月辛丑,地震。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聲自河北來,魯郡山搖地動,彭城城女牆四百八十丈墜落,屋室傾倒,兗州地裂泉涌,二年不已。其後虜主死,兗州刺史夏侯祖權卒。
  10. ^ 孫久龍, 《从南北朝赵超宗夫妇墓志看其家族的婚姻网络》, 《史學月刊》 (05期), 2019年, (05期): 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