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平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從浪平山眺望金溪和銀溪

浪平山越南語Núi Lang Biang)是越南林同省北部的山峰,是越南國家保護區。

地理[編輯]

浪平山最高峰海拔2287米,保護區總面積為275439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為33943公頃,坐落於林同省北邊,跨越大叻市德重縣林河縣單陽縣丹龍縣樂陽縣六個縣市。保護區的中心是越南生物多樣性的四大中心之一的比杜-努伊巴國家公園,是,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南長山主要山脈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中優先保護區。浪平山生物圈保護區是林同省分佈大面積天然原始森林的地方,是同奈河的源頭。[1][2]

歷史[編輯]

當地格賀族傳說,從前拉特部落酋長名叫「浪」愛上智麗部落酋長的女兒,名叫「平」。由於習俗規定不同部落男女不得通婚,所以他們在拉峨村的高山上一起自殺了。平的父親非常後悔,於是把拉特、智麗、斯雷等部落統一起來,成為格賀部落。為了紀念這對戀人,人們將那座高山命名為浪平山。[2]

最早進入這一地區的探險家是亞歷山大·耶爾森(AlexandreYersin)。歷史學家艾瑞克·詹寧斯(EricT.Jennings)的《帝國山莊》也對其進行了記載。2015年6月9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國際協調理事會(ICC-MAB)第27屆會議上,越南林同省浪平生物圈保護區被列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名錄。[1]

生物[編輯]

浪平生物圈保護區有1940種植物、820種動物,其中的153種動植物2007年列入越南紅皮書,至2010年有154種動植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浪平生物圈保護區是多種珍稀動植物的棲息地,分佈有馬來熊雲豹野牛印度支那虎黃頰長臂猿黑腿白臀葉猴沉香盆距蘭福建柏等。[3][2]

文化[編輯]

浪平山區是格賀族埃地族墨儂族等土著民族的世居之地,具代表性的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原鑼鉦[1]

參考來源[編輯]

  1. ^ 1.0 1.1 1.2 浪平山——西原地区的绿色明珠. 越通社. 2016-02-21 [202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9). 
  2. ^ 2.0 2.1 2.2 神话般的浪平. 越通社. 2015-08-26 [2021-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9). 
  3. ^ 越南林同省浪平生物圈保护区被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名录. 越通社. 2016-06-10 [2021-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