懈怠 (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懈怠梵语kausīdya巴利语kusīta),又译,佛教术语,字面意思为懒惰,意指不努力于善法,反义字为精进。佛教认为这是一种烦恼,也是一种恶的心所,说一切有部列入大烦恼地法中。

概论[编辑]

懈怠[1],是精进[2]的反义字,指缺少精进,或是向着错误的地方精进[3]

注释[编辑]

  1. ^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怠,谓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说勤所对治。”
  2. ^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卷4:“勤,谓令心勇悍为性。”
  3. ^ 玄奘译《阿毘达磨品类足论》卷3:“懈怠云何?谓下劣精进、微弱精进、羸惙精进、退怯精进、憩息精进,心不勇悍性,是名懈怠。”
    《阿毘达磨界身足论》卷上:“懈怠云何?谓不精进性,劣精进性,昧精进性,障碍精进,止息精进,心不勇悍,不已勇悍,不当勇悍,是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