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梅竹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民国58年(1969年)己酉梅竹赛
开幕日期1969年3月8日 (1969-03-08)
闭幕日期1969年3月16日 (1969-03-16)
总锦标国立清华大学
比数
(清大–交大)
10:4
项目数14(正式赛)
主办国立交通大学
协办国立清华大学

民国58年(1969年)己酉梅竹赛为首届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之间的梅竹赛,由国立交通大学主办,国立清华大学协办。赛事结果,国立清华大学以7比4取得本届赛事总锦标。本届梅竹赛计有男篮、女篮、男排、桌球、羽球、棒球、网球、围棋、象棋、桥艺、足球等11个项目[注 1],其中交大在羽球、网球、桥艺、足球等4项目获胜,清大在男篮、女篮、男排、桌球、棒球、围棋、象棋等7项目获胜。[2]

民国57年(1968年)12月7日,两校代表于交大实验馆105室举行座谈会,双方一致同意于57年学年度下学期举办第一届梅竹赛;同年12月23日两校代表于清华百龄堂举行梅竹赛第一筹备会议,会中并掷币并决定梅竹次序;民国58年(1969年)3月8号在交大博爱校区图书馆二楼,由两校总教官主持开幕,比赛日期为3月8日至3月16日,共计9天。[3]

梅竹赛起源[编辑]

民国50年代(1960年代),清华大学与交通大学在台复校后,因两校校地位置相邻、学生人数相近,且科系均以理工为主,因此往来频繁,常在校际的比赛中碰面。民国55年(1966年),两校曾举办过技艺对抗赛。民国57年(1968年),时任交大活动中心总干事的钱锋获得学校支持,开始筹备一个由清大与交大学生参与的大型竞技活动。当时钱锋找上清大的徐范,商议举办一个可以延续的大型比赛,后获得两校正面回响。[1]

57学年度寒假结束后,两方积极筹画举办比赛,关于比赛的名称,起初将两校名称排列组合一番,但没有满意的名称,后来清大提议校内有纪念梅贻琦校长的梅园,可以用“梅”作为代表字;交大则有纪念凌竹铭校长的竹铭馆,可以用“竹”作为代表字。关于名称要定为“梅竹”或“竹梅”,在典故中有“松竹梅”是竹在前,但有“青梅竹马”是梅在前,后清大张致一教授提议以掷硬币决定,当时一元硬币一面图案是梅花,另一面则是蝴蝶兰,若出现蝴蝶兰为“竹梅”,若出现梅花为“梅竹”,掷硬币结果出现梅花,因而定名为“梅竹赛”。[1]

因应赛事举办,筹委会在两校征求梅竹总锦标的设计,后来考量两校学生均为理工科系背景,于是至台北有艺术科系的大学去征求设计图,由师范大学学生的设计入选。后交大筹委会主委李崇山,拿着设计图至台北市延平北路的荣安银楼委托制作“梅竹总锦标”奖座。[1]

赛事结果[编辑]

正式赛[编辑]

项目 比赛日期 胜队 备注
男篮 清大
女篮 清大
男排 清大
桌球 清大
羽球 交大
棒球 清大
网球 交大
围棋 清大
象棋 清大
桥艺 交大
足球 交大
总锦标 清大 清大以10:4取得本届赛事总锦标[注 2]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1. ^ 比赛项目依据梅竹赛创始人钱锋的回忆[1]
  2. ^ 纪录比数为10:4(共14项目),但有显示的项目仅有11项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王丽娟. 梅竹賽創造美好的共同回憶(專訪‧錢鋒) (PDF). 交大友声439期. 2010-04-22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9-27). 
  2. ^ 梅竹歷年戰績.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 [2021-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3. ^ 梅竹賽. 国立清华大学. [2021-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