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呼電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傳呼電話是20世紀50年代世紀至21世紀初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流行的一種帶人工呼叫功能的公用電話,由於當時家用電話不普及,公用電話接聽點工作人員接聽電話後會通過人工或喇叭呼叫附近的居民接聽電話,或者記下來電號碼再呼叫接聽者回電,或直接將來電者的內容傳達給接聽對象。而接聽者除了要付電話費,還要付傳呼費。傳呼電話常設於居委會、煙紙店和電話亭,是當時上海市民最主要的通信工具[1]

歷史[編輯]

1952年10月1日,上海電信局在上海市中心區和浦東、真如、吳淞、大場、江灣、南市、龍華等區開辦傳呼電話。同年12月1日,軍管上海電話公司在蘇州河以南的普陀區江寧區開辦傳呼電話。當時規定傳呼電話的傳呼時間為半小時以內,傳呼距離不超過500米。截至1954年10月,上海已開設1600多個傳呼電話站。同年12月,第一本《傳呼公用電話簿》出版,放置在每個傳呼電話站。早期傳呼電話多開設於煙紙店。20世紀70年代後,居委會開始承擔傳呼電話業務。截至1985年,上海1000多個裡弄居委會委共有3257個傳呼電話站,相關從業人員有1萬餘人[2]

20世紀90年代,尋呼機、家庭電話、投幣電話和大哥大的普及衝擊傳呼電話的業務[2]。而隨著21世紀10年代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傳呼電話更是無人問津。上海預計於2020年關停全部傳呼電話[3]

參考資料[編輯]

  1. ^ 《上海往事 正在淡出的弄堂记忆》. 西坡著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7 第54頁. 
  2. ^ 2.0 2.1 传呼电话,你还记得吗?. 新民晚報. 
  3. ^ 探访上海最后的传呼电话亭:8旬老人坚守25年. 中國新聞網. [2020-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