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胸窗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胸窗螢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鞘翅目 Coleoptera
科: 螢科 Lampyridae
屬: 窗螢屬 Pyrocoelia
種:
胸窗螢 P. pectoralis
二名法
Pyrocoelia pectoralis
(E.Olivier,1883)
異名
  • Lychnuris pectoralis

胸窗螢學名Pyrocoelia pectoralis)也作大胸窗螢[1]螢科窗螢屬的一種,分布於中國北京浙江[1]湖北等地[2]模式產地為中國北京[1]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中國《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

形態特徵[編輯]

成蟲雌雄二型性。雄螢體長14.8—19.14毫米,頭部黑色,前胸背板橙黃色,前緣有一對大型月牙形透明斑;鞘翅黑色。雌螢體長18.74—34.56毫米,身體呈淡黃色,翅退化為一對褐色短小的翅牙[2][4]

基因測序[編輯]

中國研究人員在2017年首次利用基於PacBio Sequel測序平台的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SMRT)對胸窗螢進行了深度測序、組裝及注釋[5],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深度測序並組裝的螢火蟲基因組[6]

習性[編輯]

幼蟲陸生,捕食灰巴蝸牛Bradybaena ravida)和同型巴蝸牛Bradybaena similaris)等蝸牛。[7]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曹倍榮; 閆振天; 陳斌. 中国萤科和雌光萤科昆虫名录[J]. 重慶師範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21, 38 (5): 21–36 [2023-11-28]. doi:10.11721/cqnuj2021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23). 
  2. ^ 2.0 2.1 付新華. 《中国萤火虫生态图鉴》. 上海: 商務印書館. 2014: 123. ISBN 9787100105606. 
  3. ^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2023-06-26 [2023-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9). 
  4. ^ 王餘勇. 胸窗萤形态学、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研究[D]. 華中農業大學. 2007: 23–24. 
  5. ^ Fu, Xinhua; Li, Jingjing; Tian, Yu; Quan, Weipeng; Zhang, Shu; Liu, Qian; Liang, Fan; Zhu, Xinlei; Zhang, Liangsheng; Wang, Depeng; Hu, Jiang. Long-read sequence assembly of the firefly Pyrocoelia pectoralis genome. GigaScience. 2017-12-01, 6 (12) [2023-11-28]. doi:10.1093/gigascience/gix112. 
  6. ^ 付新华. 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 [2023-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3). 
  7. ^ Wang, Yuyong; Fu, Xinhua; Lei, Chaoliang; Jeng, Ming-Luen; Nobuyoshi, Ohba.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rrestrial Firefly Pyrocoelia pectoralis (Coleoptera: Lampyridae). The Coleopterists Bulletin. 2007, 61 (1): 85–93 [2023-11-28]. ISSN 0010-065X.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