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父權: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FriedrichF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父權'''([[:en:Patriarchy|Patriarchy]])意指一種以男性為中心的權力。英語的Patriarchy可指父權、父權制、[[家長統治]],存在許多意思。在中文語境下通常並未區分三者,與家長統治、父權制混用。探討父權從何而來必須探討[[權力]]的本質,然而現有論述僅流於表面,僅劃分出更多定型角色供人們扮演。不少書籍中會混用父權制與父權兩種名詞,事實上,兩者十分相近卻有微妙的不同。進一步的區分,父權制是由父權思想所發展出來的,而父權則是兩者結合共同運作下的產物。
父權意指一種以男性為中心的權力運作模式,通常與父權體制混用。


== 歷史 ==


== 父權思想 ==
'''父權思想'''就是發展出父權體制用以維持父權的核心。父權思想是'''男性支配'''、'''認同男性'''並且以'''男性為中心'''。<ref>《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亞倫‧強森(Allan G. Johnson),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等譯,群學出版,2008。</ref>


父權思想認為女人是「他者」,並將之置於次等地位以維持男性的優越,進而達成維持父權制的目的。各國情況細節可能有些微不同,但其主要思想不變。在台灣,如,父權思想認為女性天生柔弱、溫柔、心思細密較適合家裡的工作。男性則天性強勢、粗魯、不計小節較適合於職場打拼、上戰場進行殘酷的殺死同性'''為國爭光'''的活動,將之榮耀化,將不幸被犧牲死亡的男性視為'''英勇的英雄''',進而建立制度為戰死的男性軍人進行國家級葬禮,達成控制愚弄毫無決定權決定自己是否能上戰場的無辜男性與其家人的感情。<ref>http://www.wretch.cc/blog/nisrok1028/8094029</ref>值得指出的是父權思想認為,男性天生較為命賤,女性天生較為富貴,認為男性能夠在淒慘痛苦的逆境中悟出樂善好施的道理重生,在社會中闖出一片天。如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中「丈夫雖賤皆為...,婦人雖貴皆為...」借由創造虛偽的介質,強界定男女氣質,不但造成現代人許多心理問題,更造成許多精神疾病、自我定位混亂的弊病。<ref>http://ctext.org/chun-qiu-fan-lu/yang-zun-yin-bei/zh</ref>但必須注意到的是,許多這樣的規則根本不必要,很明顯違反現代社會人人生而平等身為進步文明擁有的社會常識,而由此不公平的父權思想而來所建立的父權制形成了一套規範去壓迫「所有人」以維持體制及父權的存在。<ref>http://www.ptt.cc/bbs/Feminism/M.1274625070.A.D64.html</ref>
== '''父權''' ==
同時父權思想也認為質疑父權思想的女性必然會遭受許多苦難,父權思想不僅限制摧殘男性天生擁有的自然本性,也壓迫歧視女性惡意挑起性別鬥爭。在世代交替時,父權思想甚至為了維護本身的存在與自相矛盾的規則,不惜引導欺騙善良的女性攻擊更加弱勢被邊緣化的男性,在他們身上加諸痛苦。
父權指涉一種特定的權力運作方式,這種權力運作方式的核心是以男性為中心,並且以「男性」為認同對象。父權以男性為中心,相對的,若是權力的運作方式以女性為核心並且以「女性」為認同對象的話,則通常被稱為「母權」。在以某一特定性別為權力運作中心的模式中,一性別不必然被另一性別所壓迫。事實上,在世界各地以女性為權力運作中心的原住民族中,男性並不一定受到壓迫。
然而,在其他絕大多數所實行的父權體制實際上是以壓迫女性為核心,而這正是父權之所以最受抨擊的一點。<br />


== 父權 ==
不少書籍中會混用父權與父權體制兩種名詞。事實上,兩者十分相近。進一步的區分,父權體制是由父權所發展出來的。也就是:父權發展出父權體制以維持父權的核心。以此類推,若是母權發展出完整的政經社體制維持母權的持續,則可稱為母權體制。然而,此名詞幾乎不曾耳聞,因為雖然有母權但是在實例上並沒有如父權體制一般發展出一樣強勢且堅固的體系。
父權制指涉一種特定的權力運作方式,這種權力運作方式的核心是父權思想,圍繞著父權思想建構出維持父權思想存在並且鞏固維繫制度的運作。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而此些層面互相影響維繫制度存在。相對的,若是權力的運作方式以女性為核心並且以「女性」為認同對象的話,則通常被稱為「[[母權]]社會」,也存在與母系社會混用的例子。若是母權發展出完整的政經社體制維持母權的持續,則可稱為母權制。然而,此名詞幾乎不曾耳聞,因為資訊幾乎在男性凝視下被體制中的參與監視者過濾掩蓋。事實上,在世界各地以女性為權力運作中心的原住民族中,男性受到嚴重的[[壓迫]]與[[歧視]]。母系社會則多為較為柔和的制度男性於此社會內並不一定受到壓迫。
<br />

然而,在其他絕大多數所實行的父權制,實際上是以[[主流]]言論企圖以少論多以偏概全,以含有刺激觀眾的激烈字眼散布偏離事實的資訊企圖[[謀殺]]女性主體、以壓迫女性為核心,掩蓋父權制下被壓迫犧牲的很慘的[[弱勢]]男性,通常來說是做為此類被父權制壓榨的男性服從父權制後所做犧牲的[[補償]],而這正是父權制之所以最受抨擊的一點。在父權制下,所有人都必須依照父權體制所制定出的規則,不然就會被排斥。父權體制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社會架構,規定所有人按照一定的規則行事。

例如,女性被當作他者,而男性自身被「父權制」所發展出的對「男性的要求」與其他政經社的要求進行[[激烈]]且[[殘酷]]的[[競爭]]時。因此男性在父權體制下也有可能處於極度的[[劣勢]],甚至處於極低的地位被其它處於較高社經地位的男性壓迫與歧視,如中國古代的[[太監]]制度,[[男妓]]制度。並且由於被排除在生產角色之外無法賺得許多金錢的弱勢男性,也會被已規馴向父權制低頭的女性壓榨,甚至被虐打、言語諷刺的精神暴力也會遭受其他父權制下處於相對優勢地位男性的[[嘲笑]]與[[歧視]]無處訴苦。<ref>男性被罵沒用,求助家暴專線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8/5/n2986943.htm</ref>

然而,因為父權思想是以「男性」為中心,在以其為中心設計出的父權制自然一個男性就算再怎麼不堪也還是必須優於「女性」。因此,部分達到父權制設立的賺錢標準的「貧窮的男性面對自己的妻子時,仍能毆妻以彰顯自己的權力優越;社經地位低的男性會「理所當然」的對社經地位高的女性性騷擾、性侵害或是施加暴力行為,而社經地位低的女性卻幾乎不可能對社經地位高的男性這麼做。

例如,在經濟層面,婦女向來被認為因為心智及體力的因素而應該負責家裡的工作,擔任「壁爐旁邊的天使」。直至近代婦女才因為社會的變遷與觀念的改變得以進入公領域就、發表演說。然而,婦女仍然集中在某些特定的、被認為適合婦女的職業。並且與男性相較,女性常常同工不同酬。女性與同樣工作的男性享有的薪資較低。在升遷方面也受到玻璃天花板的限制而不順遂。在今日的已開發國家中,女性主管的人數遠不如男性主管。且已婚的女性更常必須在家務與工作間掙扎。近代「職業婦女」此一名稱的出現即顯現了婦女進入職場的近代性(相對而言並沒有職業男性一詞)與對於處理家務的女性另外持有工作的暗示(婦女在以往常與子女及家務相連。在前頭加上職業二字暗示了這個女性同時兼顧的三種身分:母親、妻子與職員)。

而對男性而言,父權體制下的經濟體系也對男性產生了若干制約。如:男性可能被要求必須犧牲家庭以達成事業的成功(男性「應該」重視事業與追求成就,而「不應該」被「侷限」在家庭裡)、被要求「必須」一肩扛起家中的生計、與女性一樣被認為應該從事某些工作而不應該從事某些工作(例如:一個對護理工作有興趣的男性可能被強迫要求成為醫生而被反對成為護理人員,因為護理人員被認為是女性的工作而且理應享有較低的薪資)。

不論在哪一個層面,父權體制所制定的規則都深深影響個人對於工作的選擇以及個人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父權體制在政、經、社、文等層面到瑣碎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皆塑造出一條對維繫父權思想有利的最順遂的路,若是有人想要違抗規則想走其他的路就勢必受到責難與遭受巨大的阻力。而為了維繫父權思想,思想本身發展出父權制,父權制又藉由制定規則、給予道路、施加懲罰的方法維繫父權思想的存在,一環扣一環陷入無解的死循環


父權體制基本上來講是男性支配、認同男性並且以男性為中心。在父權體制下,女人被視為「他者」並被置於次等地位以維持男性的優越(進而維持父權)。但必須注意的是,當父權發展成了「父權體制」,代表它形成了一套規範去壓迫「所有人」以維持體制及父權的存在。所以女性被當作他者,而男性自身會被「父權體制」所發展出的對「男性的要求」與其他政經社的要求進行競爭。因此男性在父權體制下也有可能處於「劣勢」。
<br />
然而,因為父權是以「男性」為中心,在父權的價值觀內,一個男性就算再怎麼不堪也還是優於「女性」。因此,貧窮的男性面對自己的妻子時,仍能毆妻以彰顯自己的權力優越;社經地位低的男性會「理所當然」的對社經地位高的女性性騷擾或是施加暴力行為,而社經地位低的女性卻幾乎不可能對社經地位高的男性這麼做。
== 父權體制 ==
父權體制是由父權發展出的延伸。父權體制意指以父權為核心所建構出的維持父權運作並且鞏固父權的體制。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而此些層面互相影響使父權體系無比堅固。在父權體制下,所有人都必須依照父權體制所制定出的規則,不然就會被排斥。父權體制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社會架構,處於其中的個人很難不受其影響。<br />
例如,在經濟層面,婦女向來被認為因為心智及體力的因素而應該負責家裡的工作,擔任「壁爐旁邊的天使」。直至近代婦女才因為社會的變遷與觀念的改變得以進入公眾的。然而,婦女仍然集中在某些特定的、被認為適合婦女的職業。並且與男性相較,女性常常同工不同酬。女性與同樣工作的男性享有的薪資較低。在升遷方面也受到玻璃天花板的限制而不順遂。在今日的已開發國家中,女性主管的人數遠不如男性主管。且已婚的女性更常必須在家務與工作間掙扎。近代「職業婦女」此一名稱的出現即顯現了婦女進入職場的近代性(相對而言並沒有職業男性一詞)與對於處理家務的女性另外持有工作的暗示(婦女在以往常與子女及家務相連。在前頭加上職業二字暗示了這個女性同時兼顧的三種身分:母親、妻子與職員)。而對男性而言,父權體制下的經濟體系也對男性產生了若干制約。如:男性可能被要求必須犧牲家庭以達成事業的成功(男性「應該」重視事業與追求成就,而「不應該」被「侷限」在家庭裡)、被要求「必須」一肩扛起家中的生計、與女性一樣被認為應該從事某些工作而不應該從事某些工作(例如:一個對護理工作有興趣的男性可能被強迫要求成為醫生而被反對成為護理人員,因為護理人員被認為是女性的工作而且理應享有較低的薪資)。<br />
不論在哪一個層面,父權體制所制定的規則都深深影響個人對於工作的選擇以及個人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父權體制在政、經、社、文等層面到瑣碎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皆塑造出一條對維繫父權有利的最順遂的路,若是有人想要違抗規則想走其他的路就勢必受到責難與遭受巨大的阻力。而父權藉由制定規則、給予道路、施加懲罰的方法維繫體制存。
== 性別政治 ==
== 性別政治 ==

== 批評 ==


== 相關主題 ==
== 相關主題 ==
* [[女性主義]]
* [[男性研究]]
* [[女性主義與男性]]
* [[男性解放]]
* [[男性主義]]
* [[母權]]

== 相關書目 ==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亞倫‧強森(Allan G. Johnson),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等譯,群學出版,2008。


== 外部連結 ==
== 外部連結 ==
'''正面意見'''
* [http://sub.nhsh.tp.edu.tw/~citizen/share/share9/95data/society/s22.doc 美國社會父權思想悄然復興]

'''反面意見'''
* [http://socio123.pixnet.net/blog/post/27380925-%E3%80%8A%E6%80%A7%E5%88%A5%E5%B9%B3%E7%AD%89%E6%95%99%E8%82%B2%E5%AD%A3%E5%88%8A%E3%80%8B%E7%AC%AC44%E6%9C%9F%E6%9B%B8%E8%A9%95%EF%BC%9A%E6%80%A7%E5%88%A5%E6%89%93%E7%B5%90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44期書評: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
* [http://candycloud.pixnet.net/blog/post/15555933-%5B%E6%8E%A8%E8%96%A6%5D-%E6%80%A7%E5%88%A5%E6%89%93%E7%B5%90--%E6%8B%86%E9%99%A4%E7%88%B6%E6%AC%8A%E9%81%95%E5%BB%BA-by-allan-g.-johnso 推薦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 by Allan G. Johnson]


== 參考資料 ==
== 參考資料 ==
{{reflist}}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亞倫‧強森(Allan G. Johnson),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等譯,群學出版,2008。

{{Society-stub}}

{{Sociology-stub}}


[[Category:男性]]
[[Category:男性]]

2012年2月17日 (五) 08:30的版本

父權Patriarchy)意指一種以男性為中心的權力。英語的Patriarchy可指父權、父權制、家長統治,存在許多意思。在中文語境下通常並未區分三者,與家長統治、父權制混用。探討父權從何而來必須探討權力的本質,然而現有論述僅流於表面,僅劃分出更多定型角色供人們扮演。不少書籍中會混用父權制與父權兩種名詞,事實上,兩者十分相近卻有微妙的不同。進一步的區分,父權制是由父權思想所發展出來的,而父權則是兩者結合共同運作下的產物。

歷史

父權思想

父權思想就是發展出父權體制用以維持父權的核心。父權思想是男性支配認同男性並且以男性為中心[1]

父權思想認為女人是「他者」,並將之置於次等地位以維持男性的優越,進而達成維持父權制的目的。各國情況細節可能有些微不同,但其主要思想不變。在台灣,如,父權思想認為女性天生柔弱、溫柔、心思細密較適合家裡的工作。男性則天性強勢、粗魯、不計小節較適合於職場打拼、上戰場進行殘酷的殺死同性為國爭光的活動,將之榮耀化,將不幸被犧牲死亡的男性視為英勇的英雄,進而建立制度為戰死的男性軍人進行國家級葬禮,達成控制愚弄毫無決定權決定自己是否能上戰場的無辜男性與其家人的感情。[2]值得指出的是父權思想認為,男性天生較為命賤,女性天生較為富貴,認為男性能夠在淒慘痛苦的逆境中悟出樂善好施的道理重生,在社會中闖出一片天。如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中「丈夫雖賤皆為...,婦人雖貴皆為...」借由創造虛偽的介質,強界定男女氣質,不但造成現代人許多心理問題,更造成許多精神疾病、自我定位混亂的弊病。[3]但必須注意到的是,許多這樣的規則根本不必要,很明顯違反現代社會人人生而平等身為進步文明擁有的社會常識,而由此不公平的父權思想而來所建立的父權制形成了一套規範去壓迫「所有人」以維持體制及父權的存在。[4] 同時父權思想也認為質疑父權思想的女性必然會遭受許多苦難,父權思想不僅限制摧殘男性天生擁有的自然本性,也壓迫歧視女性惡意挑起性別鬥爭。在世代交替時,父權思想甚至為了維護本身的存在與自相矛盾的規則,不惜引導欺騙善良的女性攻擊更加弱勢被邊緣化的男性,在他們身上加諸痛苦。

父權制

父權制指涉一種特定的權力運作方式,這種權力運作方式的核心是父權思想,圍繞著父權思想建構出維持父權思想存在並且鞏固維繫制度的運作。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而此些層面互相影響維繫制度存在。相對的,若是權力的運作方式以女性為核心並且以「女性」為認同對象的話,則通常被稱為「母權社會」,也存在與母系社會混用的例子。若是母權發展出完整的政經社體制維持母權的持續,則可稱為母權制。然而,此名詞幾乎不曾耳聞,因為資訊幾乎在男性凝視下被體制中的參與監視者過濾掩蓋。事實上,在世界各地以女性為權力運作中心的原住民族中,男性受到嚴重的壓迫歧視。母系社會則多為較為柔和的制度男性於此社會內並不一定受到壓迫。

然而,在其他絕大多數所實行的父權制,實際上是以主流言論企圖以少論多以偏概全,以含有刺激觀眾的激烈字眼散布偏離事實的資訊企圖謀殺女性主體、以壓迫女性為核心,掩蓋父權制下被壓迫犧牲的很慘的弱勢男性,通常來說是做為此類被父權制壓榨的男性服從父權制後所做犧牲的補償,而這正是父權制之所以最受抨擊的一點。在父權制下,所有人都必須依照父權體制所制定出的規則,不然就會被排斥。父權體制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社會架構,規定所有人按照一定的規則行事。

例如,女性被當作他者,而男性自身被「父權制」所發展出的對「男性的要求」與其他政經社的要求進行激烈殘酷競爭時。因此男性在父權體制下也有可能處於極度的劣勢,甚至處於極低的地位被其它處於較高社經地位的男性壓迫與歧視,如中國古代的太監制度,男妓制度。並且由於被排除在生產角色之外無法賺得許多金錢的弱勢男性,也會被已規馴向父權制低頭的女性壓榨,甚至被虐打、言語諷刺的精神暴力也會遭受其他父權制下處於相對優勢地位男性的嘲笑歧視無處訴苦。[5]

然而,因為父權思想是以「男性」為中心,在以其為中心設計出的父權制下,自然一個男性就算再怎麼不堪也還是必須優於「女性」。因此,部分達到父權制設立的賺錢標準的「貧窮」的男性面對自己的妻子時,仍能毆妻以彰顯自己的權力優越;社經地位低的男性會「理所當然」的對社經地位高的女性性騷擾、性侵害或是施加暴力行為,而社經地位低的女性卻幾乎不可能對社經地位高的男性這麼做。

又例如,在經濟層面,婦女向來被認為因為心智及體力的因素而應該負責家裡的工作,擔任「壁爐旁邊的天使」。直至近代婦女才因為社會的變遷與觀念的改變得以進入公領域就職、發表演說。然而,婦女仍然集中在某些特定的、被認為適合婦女的職業。並且與男性相較,女性常常同工不同酬。女性與同樣工作的男性享有的薪資較低。在升遷方面也受到玻璃天花板的限制而不順遂。在今日的已開發國家中,女性主管的人數遠不如男性主管。且已婚的女性更常必須在家務與工作間掙扎。近代「職業婦女」此一名稱的出現即顯現了婦女進入職場的近代性(相對而言並沒有職業男性一詞)與對於處理家務的女性另外持有工作的暗示(婦女在以往常與子女及家務相連。在前頭加上職業二字暗示了這個女性同時兼顧的三種身分:母親、妻子與職員)。

而對男性而言,父權體制下的經濟體系也對男性產生了若干制約。如:男性可能被要求必須犧牲家庭以達成事業的成功(男性「應該」重視事業與追求成就,而「不應該」被「侷限」在家庭裡)、被要求「必須」一肩扛起家中的生計、與女性一樣被認為應該從事某些工作而不應該從事某些工作(例如:一個對護理工作有興趣的男性可能被強迫要求成為醫生而被反對成為護理人員,因為護理人員被認為是女性的工作而且理應享有較低的薪資)。

不論在哪一個層面,父權體制所制定的規則都深深影響個人對於工作的選擇以及個人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父權體制在政、經、社、文等層面到瑣碎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皆塑造出一條對維繫父權思想有利的最順遂的路,若是有人想要違抗規則想走其他的路就勢必受到責難與遭受巨大的阻力。而為了維繫父權思想,思想本身發展出父權制,父權制又藉由制定規則、給予道路、施加懲罰的方法維繫父權思想的存在,一環扣一環陷入無解的死循環。

性別政治

批評

相關主題

相關書目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亞倫‧強森(Allan G. Johnson),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等譯,群學出版,2008。

外部連結

正面意見

反面意見

參考資料

  1. ^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亞倫‧強森(Allan G. Johnson),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等譯,群學出版,2008。
  2. ^ http://www.wretch.cc/blog/nisrok1028/8094029
  3. ^ http://ctext.org/chun-qiu-fan-lu/yang-zun-yin-bei/zh
  4. ^ http://www.ptt.cc/bbs/Feminism/M.1274625070.A.D64.html
  5. ^ 男性被罵沒用,求助家暴專線 http://www.epochtimes.com/b5/10/8/5/n2986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