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

坐标60°00′42.8″N 30°22′30.1″E / 60.011889°N 30.375028°E / 60.011889; 30.375028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60°00′42.8″N 30°22′30.1″E / 60.011889°N 30.375028°E / 60.011889; 30.375028

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
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связи им. С. М. Буденного
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校园
创办时间1919
学校类型军事学院
校长[S. V. Kostarev少将
学生人數超过32,000军官(本国)
超过4,500国际生
校址194064, 圣彼得堡, Tichorezki prospect 3
校區城区
網站vas.mil.ru
位置
地图

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命名的军事通信学院(俄语:Во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связи имени С. М. Будённого)是苏联陆军通信兵最高学府。负责轮训在职军官。

历史

[编辑]
1944年红旗勋章
1968年列宁勋章
  • 1919年11月8日成立工农红军指挥人员高级电工技术学校。 (俄语:Высшая военная электр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школа комсостава 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ой Красной Армии,РККА)1921年改为工农红军电工技术学院。1923年从莫斯科近郊的谢尔吉耶夫镇迁到彼得格勒,同军事技术学院合并称为军事工程和电工技术学院。1925年,电工系移交列宁格勒乌里扬诺夫(列宁)电工技术学院,组成军事电工技术系。1929年该系改为捷尔任斯基军事技术学院电工系。1932年,以电工系为基础建立了军事电工技术学院设指挥、无线电工程、有线通信、动力工程、电机加工业6个系。1933年4月25日,学院以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的名字命名。
  • 1941年1月12日. 更名为军事电工通信学院(俄语:Военная электротехническая академиа связи)。1944年11月7日荣获红旗勋章
  • 1946年7月5日改名为军事通信学院。1952年分为军事通信(指挥)学院和军事通信工程学院,1957年重新合并。1968年2月22日荣获列宁勋章
  • 1998年8月29日,根据俄罗斯政府№1009政府令,更名为“军事大学”。

学院专家同工业部门工作人员协作,研制出许多新型电话机、电话交换机、中波电台和长波电台。1939年,以H.M.伊久莫夫为首的学者小组研制出了探雷器。

苏德战争时期,学院集中精力为苏军通信兵快速培养指挥员和工程师;成立支前技术小组,改进通信器材和军事电工设备,研制新的仪器和仪表。参加试验通信器材和编写关于通信器材构造和使用的教令、手册、细则和说明书。30多名毕业生任方面军通信主任和副主任,40人任集团军通信主任。

二战战后,学院培养通信兵指挥员和工程师,并帮助友好国家培养军事通信干部。

系科设置

[编辑]

设有

  • 指挥系
  • 工程系
  • 函授系
  • 训练把场
  • 野外训练基地
  • 科研和教学实验室
  • 藏书约90万册的图书馆。

专业

[编辑]

授予本科学士学位:

  • 210401 — 光电物理与通信技术
  • 210404 — 多信道电信系统
  • 210405 — 无线电工程、广播与电视
  • 210406 — 通信网络与电子交换系统
  • 230101 — 计算技术、复杂系统与网络
  • 230102 — IT系统与指挥自动化
  • 230105 — 计算机系统与自动化系统编程

本科学制五年。

院长

[编辑]
  • 1919—1921 — A.B.巴宾斯基 (ru: А.В. Бабински)
  • 1921—1922 — E.A.别尔南杰利 (ru: E.A. Бернарделли)
  • 1922—1927 — A.A. 奥夫钦尼科夫(ru: A.A Овчиников)
  • 1928—1932 — E.A. 斯维尔斯基教授(ru: E.A. Свирский)
  • 1932—1937 — K.E. 波利休克旅级工程师(ru: K.E. Полищук)
  • 1937—1938 —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德拉特温英语Mikhail Dratvin
  • 1938—1938 — N.N. 安德烈耶夫(ru: H.H. Андреев)
  • 1938—1942 — V.M. 戈维亚德金(旅级工程师,1940年6月4日起为通信兵少将)(ru: B.M. Говядкин)
  • 1942—1944 — A.G. 拉普金少将(ru: A.Г. Лaпкин)
  • 1944—1949 — K.Kh.穆拉维约夫中将(ru: К.Х. Муравьев)
  • 1949—1951 — P.D. 米罗什尼科夫中将(ru: П.Д. Мирошников)
  • 1951—1957 — 兹韦尼戈罗德斯基中将(ru: B.B. Звенигородский)
  • 1957—1961 — 米罗什尼科夫中将(ru: П.Д. Мирошников)
  • 1961—1974 — A.A. 弗罗洛夫上将(ru: А.А. Фролов)
  • 1974—1978 — A.P. 鲍里索夫中将 (ru: А.П. Борисов)
  • 1978—1988 — N.G. 波波夫中将(ru: Н.Г. Попов)
  • 1988—1991 — P.N. 巴拉斯科夫中将(ru: П.Н.Барашков)
  • 1991—1995 — G.G. 萨文中将(ru: Г.Г. Савин)
  • 1995—1998 — S.P. 利古塔中将(ru: С.Р. Лигута)
  • 1998—2003 — E.A. 卡尔波夫中将(ru: Е.А. Карпов)
  • 2003—2009 — A.L. 克列缅丘茨基中将(ru: А.Л. Кременчуцкий)
  • 2009—2011 — S.A. 布迪尔金少将(ru: С.А. Будилкин)
  • 2011— ... — 科斯塔列夫少将(ru: С.В. Костарев)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