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漂砂沉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漂砂沉積当前版本,由Add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13年3月13日 (三) 21:30 (机器人:移除7个跨语言链接,现在由维基数据d:q2141583提供。)。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漂砂沉積placer)是地質礦業學上的專有名詞。

在河水搬運沉積物(或其他搬運作用)的過程中,比重較大之岩屑或礦物常常會堆積在某些水流比較弱的地方,例如河道的兩旁或河床的坑孔,久而久之這些沉積物的量就會越來越多。這就是漂砂沉積,如果沉積物是具有經濟價值的,那麼就有成為礦床的可能性。

最為人所熟知的漂砂沉積物是。由於金比重大,常富集於河床的坑洞,也不需要利用昂貴的儀器採集(只需要一個篩網就夠了),因此當發現後,時常吸引許多人一同開採,這也是"淘金"一詞的由來。 其他常見的漂砂沉積物,而且具有開採價值的還有白金鑽石重砂(獨居石成分為主,常含有微量稀土元素)、鋯石等等。

參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