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程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Yinweichen-bot留言 | 贡献2014年2月12日 (三) 23:48 (機械人根據格式手冊移除多餘日期內鏈)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烏程縣侯東漢末年朝廷以吳郡烏程縣封邑的縣級侯爵,將此爵號封賜予討賊有功的孫堅,孫堅死後,孫堅的兩位兒子.孫策與孫匡先後襲爵。

三国东吴末主孙皓,是吳大帝孫權之孙,孙和之子,初封烏程侯,后被立为皇帝。

吴天纪四年、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吴国亡于,孙皓投降。由于没有给其上谥号,史家仅以其最初的封爵“乌程侯”称呼他。(投降晉朝後,被封為歸命侯

孫皓的祖先、東吳勢力的奠定者孫堅亦因討黃巾之功被東漢朝廷封為烏程候,為東吳勢力奠基之始。

《三國志裴注》,孫堅長子.孫策將爵號讓位於弟孫匡,孫匡襲爵烏程侯;而孫策本人則被封為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