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波勒定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Yinweichen-bot留言 | 贡献2014年2月16日 (日) 18:53 (機械人根據格式手冊移除多餘日期內鏈)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史波勒定律可以預測太陽黑子太陽週期中的緯度變化[1]。這個定律大約在1861年被英國天文學家理查德·卡靈頓發現,然後獲得德國天文學家古斯塔夫·史波勒的確認。

成對的蝴蝶圖顯示出史波勒定律的行為,縱軸為太陽黑子所在的緯度,橫軸為時間。

在太陽黑子週期開始時,太陽黑子傾向於出現在太陽表面30°至45°的緯度上,隨著週期的進展,黑子出現的緯度越來越低。當平均位置在15°時,太陽黑子達到極大期。太陽黑子的平均緯度仍會繼續降低,當週期要結束時老週期的黑子大約出現在7°,而新週期的太陽黑子開始在高緯度出現。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Hopkins, Jeanne. Glossary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ISBN 0-226-3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