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馮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Yinweichen-bot留言 | 贡献2014年3月11日 (二) 16:02 (機械人根據格式手冊移除多餘日期內鏈)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馮伉(742年/743年-809年),原為魏州元城人,父親馮玠遷居,改籍貫為京兆。

大曆初,登五經秀才科,當上長安尉。建中四年,登博學三史科。之後又任膳部員外郎,成為睦王等人的侍讀。

李抱真逝世,馮伉去憑弔,李抱真的兒子送他數百匹帛,他不接受。又想送他到京城,馮伉為此表奏,堅決不接受。

醴泉令一職空缺,宰相推薦的人都不合德宗意,德宗知道馮伉為人清廉,便命他出任。當地有不少人多次犯法,馮伉便作了《諭蒙》十四篇,內容主要為勸人務農、進學和忠孝。在那裏住了七年後,韋渠牟推薦他為給事中,皇太子及諸王侍讀。他被召見於別殿,獲賜金紫服順宗即位,當上尚書兵部侍郎、同州刺史、國子祭酒、左散騎常侍,又領導太學。元和4年逝,享年六十六歲,獲追贈禮部尚書

《全唐詩·卷330》錄有他兩首詩:《和權載之離合詩(時為給事中)》、《享文恭太子廟樂章二首》。

參考

  • 《新唐書 列傳第八十六 張趙李鄭徐王馮庾》
  • 《舊唐書 卷一百八一至一百九十 列傳 卷一百三一至一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