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逆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Pengyanan留言 | 贡献2014年7月28日 (一) 19:55 (copyedit)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民主逆差,又稱民主赤字(Democratic Deficit),這個詞也許最早出現在德國的學術刊物中。意指表面上運作被定位成民主的組織或機構(特別指的是政府),其運作或實踐已無法滿足基層的需要,民主所產生的代表與人民之間的鴻溝持續擴大,人民在民主機制上亦形疏離,對決策無力,參與感降低,反映在現實中就是投票熱情的急速衰退,民主體制出現了入(民意流入)不敷出(決策產出)的逆差稱之。

參考文獻

《失敗的國家──濫用權力與侵犯民主》 (Failed States: The Abuse of Power and the Assault on Democracy),諾姆·喬姆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