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Dirrival留言 | 贡献2015年4月23日 (四) 18:2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張廷濟(1768年—1848年),浙江嘉興縣(今嘉興市)人,原名汝林,字順安,又字作田、說舟,號叔未,晚年號眉壽老人。

嘉慶三年(1798年)中解元,後屢試不中,遂結廬高隱。為當時書法大家,書法初學鐘王,後學米芾顏真卿歐陽詢,精,亦能行楷草隸。精通考證金石之學與文物鑑賞,筑清仪阁藏之,清仪阁则毁于清咸丰年间,古董散失。

道光十年(1830年)尝作四体书屏。阮元督学浙江时,对张廷济极为推重,訂為金石交,傳為盛事。著作有《清儀閣全集》、《清儀閣古器物釋文》、《清儀閣印譜》、《眉壽堂集》、《桂馨堂集》、《瀛洲徐君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