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底層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南極底層水当前版本,由小躍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17年3月8日 (三) 00:50 →‎流向:​clean up, replaced: 防礙 → 妨礙 由 自动维基浏览器协助。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南極底層水在南冰洋的表層水在冰沼湖冷凍而成

南極底層水(Antarctic Bottom Water, AABW)環繞南極洲,為南冰洋的一種水塊。南極底層水的水溫為0至-0.8°C,鹽度為34.6至34.7。

形成[编辑]

南極底層水因為威德爾海羅斯海的表層水在冰沼湖(polynyas)內及冰架(ice shelf)下冷凍而成。海冰形成而令表層水含鹽量豐富。表層水因此密度上升,向南極洲大陸邊緣(continental margin)底層流去,再而向北流。南極底層水為在自由的海洋中密度最高的水,南極繞極水(Antarctic Circumpolar Water, AACW)在1000至2000米深的地方壓上,而威德爾海底層水(Weddell Sea Bottom Water, WSBW)在其他地點壓上南極底層水。

流向[编辑]

大約三分一的南極底層水流向進入圭亞那盆地(Guiana Basin),主要經由西經35度的赤度海溝(Equatorial Channel)的南半部。另外的水流則再循環,一部分流出東大西洋羅曼什海溝。在西經40度的圭亞那盆地,其斜度輪廓及強烈的東向深海西方邊界流(western boundary current)可能妨礙南極底層水向西流。所以南極底層水只能夠在塞阿拉高地(Ceara Rise)的東面山坡轉向北流。南極底層水在西經44度,即塞阿拉高地的北方在盆地內向西流。一大部分的南極底層水經過維瑪斷裂帶(Vema Fracture Zone)進入東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