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族
星族是銀河系中年齡、化學物質組成、空間分布與運動特性較接近的恆星集合,於1927年由布魯根克特(P. Bruggencate),1944年由美国天文学家沃尔特·巴德區分成現在的三族恆星。
觀察銀河系內的恆星,可以將她們分為第一星族和第二星族兩大類(在理論上還有第三星族,但在銀河系內未曾發現)。做為分類標準的是年齡、化學成分、在星系內的位置、和空間速度。
主要的原因是年齡,不同的星族在赫羅圖上分布的位置不一樣,這就像應用在星團時一樣,在星團中,所有的成員被認為有著相同的來源。
通常,區分族群的數字(一、二、三)的增加並不意味著世代交替,只區分彼此間的年齡。
年輕的恆星
第一星族星(亦稱星族Ⅰ星)包含相當數量比氦重的元素(天文學中通稱為「金屬」)。這些重元素的來源是上一代恆星經由超新星爆炸,或來自行星狀星雲物質擴散的過程散佈出來的,通常都散佈在銀河系旋臂中。我們的太陽是屬於第一星族的恆星。
年長的恆星
第二星族星(亦稱星族Ⅱ星)的恆星在大爆炸之後形成,迄今仍活動的恆星,因此只含有少量的金屬(因恆星演化積累的重元素,參看恆星條目)。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他們缺乏構成行星的元素,也就少有行星在周圍環繞。第二星族的恆星都在球狀星團和銀河系銀暈中,像是CS22892-052、CS31082-001、HE0107-5240、HE1327-2326等等)。
第二星族星的年齡比第一星族星大了許多,但是卻被分配了關係相反的數字來區分,這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原因,因為在第一次對恆星做巡天的探測時,那時並不明瞭某一類恆星的金屬含量會比另一類恆星多的原因。
最老的恆星
假想的第三類恆星是第三星族星(亦稱星族Ⅲ星),迄今仍未被發現。推測它們誕生於大爆炸後不久,是不含金屬的恆星,存在於類星體和再電離的時期。雖有其理論依據,卻沒有足以證明其存在的間接證據。推測它們是非常巨大、高熱和短命的,質量可能數百倍於我們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