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E化教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17年9月4日 (一) 23:17 (补救3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1.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E化教室是台灣推行的一項教育政策,作為提昇電腦教育的措施。

發展歷史

依據臺灣在1999年教育部所公佈的「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台中縣教育局從西元2000年開始推動資訊種子學校計畫,慢慢在成立E化教室,E化教室以專任教室為主,一般學校的E化教室設置大概在1~2間。[1]


教室設備

具有電腦(包括:教師使用的電腦一台,學生分組使用的電腦六台)、單槍投影機、電子白板、按按按即時回饋系統、DVD...等視聽媒體設備,可讓師生上網尋找教學、學習資源,輔助教師教學及學生分組學習的教室,目的在提高資訊融教學的程度,不同於一般一人一台電腦教室。

使用模式

一間教室有六台電腦讓學生分組使用,每台電腦桌可容納六至七名學生,方便討論、分享、完成作業,所以以分組教學為主。

參考文獻

  1. ^ 中華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2001年5月3日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