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萧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ombus20032000留言 | 贡献2018年4月29日 (日) 02:16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南梁太府卿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萧洽(471年—525年),字宏称南朝梁诗人、文学家,南蘭陵兰陵县人。萧惠基之子,萧介堂兄。

萧洽幼年聪敏,七岁能诵读《楚辞》。长大后,好学博览,善于写文章。南齐永明年间为国子生。初任著作佐郎,转任西中郎外兵参军。在梁朝天监初年转任前军主簿,升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庶子,出任南徐州中从事,为南徐州治中,坐京口州府执事。京口重镇,州中有职吏数千人,前后担任治中的人皆致巨富。萧洽不受馈赠,以清廉自守,妻子不免饥寒。还京历任司徒从事中郎、太府卿普通初年为通直散骑常侍,迁散骑常侍,出为临海郡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奉梁武帝敕撰同泰寺、大爱敬寺塔铭、《当涂堰碑》,文章华美。还建康司徒长史。在官任上去世。著有文集二十卷,已佚。现存有萧洽所作《侍释奠会诗》五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保存萧洽的诗五首。

參考資料

  • 梁书·卷41·蕭介傳》
  • 南史·卷18·蕭思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