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太町村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Berthe留言 | 贡献2018年8月19日 (日) 23:20 →‎參考文獻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樺太町村制
假名からふとちょうそんせい
平文式罗马字karafudo choson-sei

樺太町村制樺太廳地方自治相關之基本法制。法源立於1929年法律第4號,同年3月27日公布,同年7月1日施行。

概要

  • 第1條樺太廳之町村採1級、2級之分野,第2條樺太之町村授與法人資格,第3條確定町村會之設置認可。

1級町村以町會、村會之制度進行首長選舉,而2級町村之首長由樺太廳長官逕行任免。樺太此種地方自治比起内地是有所限定。

  • 1943年4月1日樺太内地編入町村制中改正法律(昭和18年法律第81號)附則3項為依據,本法同年6月1日廢止。

1級町村

2級町村

例外町村

關連項目

參考文獻

  • 『外地地方行政区劃便覧. 昭和16年4月1日現在[1]』 - 国立国会図書館のデジタル化資料(拓務省管理局、19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