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干扰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msth11126a02留言 | 贡献2019年4月15日 (一) 08:30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现代美国海军RR-144 (上) 与RR-129 (下) 箔条弹

干扰箔在二战中提出时,英国科研机关一开始称为窗式设备[1]而在纳粹德国空军方面被称为都贝尔,得名自研究机关所在的柏林一个郊区。它是一种雷达对抗设备,是通过由飞机或其他载具扔下一片细细的铝、金属玻璃丝或是金属化塑料片制成的细片的云,来形成大量信号回波。

二战

干扰箔的概念最早在英国德国和美国分别提出。

現代

在越戰時期美軍將箔片應用在軍用機身上,令敵人的雷達導引的空對空或地對空導彈失效而脫靶。現在已經是現代戰鬥機身上,與熱誘餌彈一起作為主要反制導彈的裝備。戰艦也有裝備箔片噴射裝置以反制對艦導彈。

参考文献

  1. ^ Churchill, Winston Spencer. The Second World War: Closing the Ring.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1951: 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