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Zhaoleran留言 | 贡献2019年5月12日 (日) 07:1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二府可以是下列意思:

  • 西汉時,丞相与御史府合称二府,亦称“两府”。
  • 宋朝時,樞密院中书门下合稱二府,分军政两权。
  • 明清時的“第二知府”,即同知。《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我在安東做了二年,又到四川做了一任知州,轉了個二府,今年纔陞到這裡。」
  • 以中醫學來說,大肠小肠亦稱二府[1]

注釋

  1. ^ 朱弁《曲洧旧闻》卷五:“吾久苦小便白浊,近又大府滑,百药不瘥。取倒黏子嫩叶蒸之,焙燥为末,以酒糊为丸,日吞百馀,二府皆平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