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隨法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Lecheminlu留言 | 贡献2019年5月27日 (一) 14:18 (增加內容。)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法隨法行(梵文:dharmānudharmacārī,巴利文:dhammānudhammappaṭipanna),又譯為法次法向,為佛教術語,為四預流支之一。

概論

法隨法行是一個梵文複合名詞,因為契經中沒有做出明確解說,自古以來,阿毘達摩論師對此名詞有多種解釋[1]

說一切有部所傳,一般將法隨法行,分解為,法,隨法,與行三者來解釋。其中的法(dharma),指涅槃。隨法(anudharma),指八正道,為能達到涅槃的路徑。遵行八正道,以達致涅槃,稱為法隨法行[2]

线装书局《阿含经校注.杂阿含经》卷二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袛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作礼,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法次法向,云何法次法向?”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比丘白佛:”唯然,世尊!“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于色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识,于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註釋

  1. ^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81:「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欲分別契經義故。如契經說『法隨法行』,雖作是說,而不分別云何『法』、云何『隨法』、云何『法隨法行』?彼經是此論所依根本,彼所不說者,今應說之,故作斯論。」
  2. ^ 玄奘譯《阿毘達磨法蘊足論》:「法隨法行者。謂涅槃名法,八支聖道名隨法。佛弟子眾,於此中行,名法隨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