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E/Z标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DMacks留言 | 贡献2019年9月8日 (日) 18:06 (higher quality images)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E/Z標記(或E/Z協定),為IUPAC為區別雙鍵立體化學結構所制定的命名法,常用於有機化學。它可決定三或四個取代基的雙鍵結構,為順反標記的延伸。

根據順序規則(Cah-Ingold-Prelog priority rules),在雙鍵上的取代基各自被指定優先性。若兩個高優先性的基團在雙鍵反側,稱為(E)標記(來自德文的entgegen,為“對面”之意);若兩個高優先性的基團在雙鍵同側,稱為(Z)標記(來自德文的zusammen,為“共同、一起”之意)。

以下則是用E/Z標記及順反標記來標示2-丁烯

(Z)-But-2-ene

(Z)-2-丁烯

(E)-But-2-ene

(E)-2-丁烯

E和Z兩個文字常被印成在括弧內的斜體字,並以連字號和主名區分。此外,他們通常會印成滿格的大寫字〈而非小寫或較小的大寫字母〉,但不會影響主名第一個字的字母必須大寫的規則(參考上面的例子)。

參見

參考資料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93). "Recommendation 7.1.2." A Guide to IUPAC Nomenclature of Organic Compounds. Oxford: Blackwell Science. ISBN 0-632-034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