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E2568留言 | 贡献2019年9月9日 (一) 08:0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箜篌引》是一首被翻译成汉语保存下来的古朝鲜歌谣,是朝鲜文学史现存最早的古代歌谣之一。东汉蔡邕的《琴操·九引》和西晋崔豹的《古今注·音乐》都收有这首歌谣。据记载,古朝鲜人艄公崔子高清晨撑船,见一白发狂夫披头散发,手提酒壶,乱流而渡。其妻在后紧追劝阻,但没能追上,眼睁睁看着丈夫溺水而亡。其妻悲痛欲绝,弹箜篌“公无渡河”之歌宣泄哀伤,后投河自尽。崔子高回家后将所见所闻讲给妻子丽玉。丽玉深受感动,作《箜篌引》。此歌全篇仅16字,但意尤深远。[1]:68-70[2]:20[3]:14

内容

参考文献

  1. ^ 李岩; 徐建顺池水涌俞成云. 《朝鲜文学通史》.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9月. ISBN 978-7-5097-1511-6. 
  2. ^ 韦旭昇著. 《韩国文学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 ISBN 978-7-301-14042-0. 
  3. ^ 金英今编著. 《韩国文学简史》.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年2月. ISBN 978-7-310-03091-0.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