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特提斯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amLine留言 | 贡献2019年12月5日 (四) 07:1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5.5亿年前的地球的海陆分步

原特提斯洋(Proto-Tethys Ocean)是個史前海洋,存在於埃迪卡拉紀石炭紀。原特提斯洋的位置相當於之後古特提斯洋的位置。

大約5.4億年前,潘諾西亞大陸分裂成勞倫大陸波羅地大陸西伯利亞大陸岡瓦納大陸,原特提斯洋從中間開始形成,位于西部的西伯利亚和东部的冈瓦纳之间。原特提斯洋的北界接臨泛大洋,兩者之間以哈薩克大陸與島弧隔開。

寒武紀時期,原特提斯洋持續擴張。在奧陶紀晚期到志留紀早期,面積達到最大。在志留紀晚期,華北陸塊華南陸塊分別脫離岡瓦納大陸,原特提斯洋開始縮小。在泥盆紀晚期,哈薩克大陸與西伯利亞大陸碰撞,原特提斯洋更為縮小。

石炭紀,華北陸塊與西伯利亞-哈薩克大陸碰撞,原特提斯洋閉合、消失;而古特提斯洋擴張,取代原特提斯洋的原有位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