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理性利己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理性利己主义当前版本,由Aronlee90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0年3月5日 (四) 06:12。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理性利己主义(Rational egoism)也称理性自私,指的是认为一种行为只有使个人利益最大化才称之为理性的原则,这一观点是利己主义的应然形式,与心理利己主义伦理利己主义相区别。该原则最早由俄国作家在尼古拉·加夫里诺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1863年的小说《怎么办?英语What Is to Be Done? (novel)》中涉及,后被陀思妥耶夫斯基1864年《地下室手记》所批判,信奉该原则的有还美国知名作家艾茵·兰德。英国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在他1984年的作品《理由與人格英语Reasons and Persons》借用囚徒困境这一思维试验反驳了理性利己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