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囊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inny2233留言 | 贡献2020年3月23日 (一) 04:05 →‎结构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葉綠體中的類囊體。

類囊體葉綠體藍綠藻中的一种单层膜囊状结构,是光合作用光反應進行的场所。类囊体的存在增大了叶绿体的膜面积,从而增大了受光面积。类囊体(Thylakoid)一词源於希臘文“thylakos”,意为「囊」。類囊體常堆疊起來形成基粒,而基粒由基质片层相互連接着。

结构

類囊體的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TEM)下基粒的圖像

类囊体是嵌入叶绿体基质英语Stroma (fluid)中的膜结合结构。它有一個硬幣形的結構,使得看在基粒中的一疊類囊體的时候,它的外觀非常類似於一堆硬幣。類囊體膜上是光合作用與直接在膜嵌入的光合色素光反應的部位。它是深色和淺色條帶的交替格局,每個條帶是1奈米[1]

基質

類囊體膜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參見

參考資料

  1. ^ "Photosynthesis" McGraw Hil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0th ed. 2007. Vol. 13 p.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