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黃滔 (詩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子燮留言 | 贡献2020年5月12日 (二) 11:23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黃滔(?—911年),字文江泉州莆田(今福建省莆田縣)人。晚唐五代詩人。

生平

他的五世祖是桂州刺史黃岸,從祖堂兄是進士黃璞。昭宗乾寧二年(895年)進士。[1]光化中期任四門博士,但不久就棄官回鄉。天復元年(901年),他被王審知徵辟,建議推行減賦稅、輕徭役等一系列的施政,使閩中的政局漸趨穩定。他又建議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为闭门天子”,當時的著名文士如李绚韓偓王涤等亦慕名前來投靠王審知。後來官至監察御史裏行,充任威武軍節度推官。黃滔擅詩能文,被後世譽為“閩中文章初祖”。當時闽中所为碑碣,多出自其手。他又把唐朝一代福建詩人的詩歌,編集成《泉山秀句》30卷。清初《四庫全書》收《黃御史集》10卷,附錄1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守臣节,滔匡正之力为多。”[2]

注釋

  1. ^ 《華巖寺開山始祖碑銘》(《唐黄御史公集》卷五)云:“愚冠扣師關,壯以隨計,乾寧二年忝登甲科。”
  2.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黄御史集》

參考書目

  • 〈晚唐五代詩人黃滔行年考〉,《錢江學術》,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