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光利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6月9日 (二) 14:30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橫光利一(1898年3月17日—1947年12月30日),日本小說家,出生於福島縣北會津郡(現會津若松市),在三重縣度过童年。

生平

橫光利一於1916年進入早稻田大學就讀,後來因病和長期缺課而休學。橫光在菊池寬創辦同人誌文藝春秋》發表了〈蠅〉,以及在《新小說日语新小説》發表的中篇小說〈太陽〉,奠定他在文壇的地位。1924年,橫光利一與川端康成片岡鐵兵今東光中河與一等14人創辦《文藝時代》,推動新感覺派文學,與川端康成成為新感覺派雙璧。〈頭與腹日语頭ならびに腹〉為最具新感覺派特色的作品,首句「大白天,特別快車滿載著乘客全速奔馳,沿線的小站像一塊塊小石頭被抹殺了。[1]是新感覺派典型的藝術語言。而長篇小說《上海》則成為新感覺派集大成之作。1930年橫光發表《機械》,是從新感覺轉向新心理主義的標誌。

1947年因急性腹膜炎去世,享年49歲。

參考書目

  1. ^ 譯文參考葉渭渠、唐月梅著《日本文學簡史》,頁212。
  • 橫光利一著,王海譯《春天乘著馬車來》(台北:新雨出版社,2007)
  • 葉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學簡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