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長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fvn留言 | 贡献2020年6月11日 (四) 07:47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獨居長者,亦称獨居老人,是指單身一人或夫妻二人孤獨居住的老人,是現今社會問題之一。

独居老人可能因丧偶或者没有后代而独居,也可能因为子女居住在他处而独居。丧偶老人可以称为鳏寡老人,而属于后一种情况的老者在中國大陸又称为空巢老人。隨着人口老齡化,空巢老人已成為中國大陸的社會問題之一,通常面臨比他人更嚴重的心理問題[1][2]。在高齡化的日本,獨居老人同樣嚴重,甚至出現很多孤獨死事件。

在西方,由於流行核心家庭,成年子女很少和父母同住,老人獨居很常見。沒有子女的獨居長者一般處於社會弱勢,不僅面對心理問題,經濟上也往往較困難。一些獨居老人在死亡數日後才會被發現。歐盟有對獨居長者的強制走訪制度,但台灣等地目前尚無這樣的制度[3][4]

詞語辨析

古代「孤」與「獨」不同義,例如《禮記‧禮運‧大同篇》:「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當中「孤」是「幼年喪父或父母雙亡」,即孤兒[5];「獨」是「老而無子」[6]

另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