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香
外观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16年11月30日) |
進香 | |
漢字 | 進香 |
---|---|
白話字 | chìn-hiuⁿ |
台語羅馬字 | tsìn-hiunn |
進香,原指善男信女到名山寺廟進行朝拜的活動,在中國民間信仰則亦指廟宇間的交流活動,信徒迎請神明前往外地廟宇拜會、聯誼,藉此鞏固雙方情誼。當隊伍經過其他友好廟宇時,神明主轎及各陣頭會進行表演向其致意,而在地廟宇則以放炮或陣頭表演等方式迎接。因此進香不只是神與神之間的聯誼,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1]
進香依照目的可分為兩類[2]:
- 聯誼:指神明前往外地拜會老廟、大廟或是友廟,可以是不對等關係的晉見,也可以是平等的聯誼性質。
- 刈香:指分靈廟或小廟前往祖廟或大廟搯取香灰帶回合爐,兩廟之關係是有主從尊卑之區分,又稱「割火」 或「刈火」。當分靈的神像回到祖廟參加祭典,又作謁祖。這是因為,分靈的神像通常是原本神明的分身、分靈,透過[刈香]的過程,可使其汲取原本神靈的法力,同時也有向祖廟神祇述職,稟告各地情況的意義。另外,信徒往往也會安排自己家中所供奉的神像,隨同廟宇主神一同回到祖廟參加祭典,並在祖廟接受祭祀。
跨縣市的長距離進香活動由於路途遙遠,通常會先以車輛先移動到目的廟宇所在地附近整隊後,再以遊行方式徒步進入抵達目的地。但以刈香、謁祖為主要目的的進香活動,為凸顯信徒的虔誠,也有部分廟宇堅持採用徒步的方式走到祖廟或非祖廟進香,往往成為地方重要盛事。例如:白沙屯媽祖進香、大甲媽祖遶境進香、彰化南瑤宮媽祖徒步笨港進香[3]及高雄朝后宮徒步進香等。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 ^ 台灣媽祖遶境進香活動. [2017-10-16].
- ^ 張珣. 無形文化資產:民間信仰的香火觀念與進香儀式 (PDF).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2011, (16): 37-46.
- ^ 鄧富珍. 拜拜/南瑤宮甲午年恢復徒步進香 重振彰化媽風采. 華視 (彰化). 2014-02-05 [2016-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 張珣:〈香之為物:進香儀式中香火觀念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