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黃仕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aiwankengo留言 | 贡献2020年7月8日 (三) 10:11 (《黃仕簡》中央研究院)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黃仕简(1722年—1789年),字立齋福建平和人,順治年間以獻海禁政策對付鄭成功之台灣水師提督黃梧之曾孫。

生平

雍正8年(1730年)黃應纘卒後無子,以從子黃仕簡為後襲爵海澄公。乾隆十九年(1754年)授衢州總兵,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遷湖廣提督,歷廣東、福建陸路水師提督[1]

乾隆51年11月27日林爽文起事豎旗聚眾反抗清廷,夜襲大墩,彰化縣知縣俞峻陣亡,兩天後攻入彰化城,殺台灣府知府孫景燧、同知長庚。清廷命福建水師提督黃仕簡,率金門及銅山之的軍隊至鹿耳門,福建陸路提督任承恩帶長福與興化之兵到鹿港。黃仕簡於乾隆 52 年正月初四(1787.2.21)抵達府城,但師久無功。黃仕簡、任承恩互相推諉一味遷就,其所領將備心存怠玩,總督常青李侍堯先後劾黃仕簡貽誤,乾隆52年3月18日摘去花翎解任,同年4月4日清高宗下旨將黃仕簡革職拏問,4月18日回廈門,罰令繳出銀二十萬兩,以備賠補軍需之用[1]

后裔

參考資料

引用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