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笔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笔架当前版本,由TongcyDai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0年7月28日 (二) 06:46 →‎参考文献。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放上毛筆的五峰山形笔架
明代铜鎏金双螭纹笔架和清代大漆彩纹毛笔,杭州博物馆藏。

笔架亦称笔格[注 1],为古代东亚地区放在案头、用于卧搁着墨毛笔的文具,当书写或绘画需要停笔时即将湿笔置放其上。笔架的材料有木、石、铜、玉和瓷质等,形状各异,以多峰山形笔架(峰数一般不过五峰)最为常见[1]

参见[编辑]

注释[编辑]

  1. ^ 或笔山、笔枕、笔床、笔搁等。

参考文献[编辑]

  1. ^ 刘仁庆. 《简明中国手工纸(书画纸)及书画常识辞典》.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筆格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