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維基小霸王留言 | 贡献2020年8月25日 (二) 05:2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961年出土于江陵万城北门外的西周早期铜枓

古又通做,为流行于中国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一种挹酒器,可木制亦可铜铸,传世和出土均极少见。枓形状类似于,区别在于采用曲柄而非直柄,在弯曲的长柄上连以直口、垂腹、圆底的小杯,形如北斗,用以酌酒[1]

参考资料

  1. ^ 《正确是教材的底线》. 深圳商报.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2日).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斗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