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氹連貫公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Qazwsaedx留言 | 贡献2020年8月31日 (一) 10:0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2007年的路氹連貫公路

路氹連貫公路(葡萄牙語:Estrada do Istmo)連接澳門氹仔路環公路,是澳門少數以「公路」命名的道路。1963年5月動工,至1968年6月完成,1969年秋正式通車。

公路是一道海堤,高出海平面5米,從氹仔的馬鱭尾向南伸至路環的石排灣,全長2250 米,路面寬9米,中間為7米闊車道,兩旁人行道各1米,整個工程耗資600多萬澳門元。1998年對該公路進行全面改造,成為一條雙向六車道的現代化道路。為慶祝澳門回歸,澳門政府於1999年在公路分隔帶中豎立了十二生肖的雕塑。

公路對生態的影響

自路氹連貫公路建成後,十字門東面的水道被分隔。西面形成了紅樹林,時乃一大生態奇觀;東面形成了泥灘,滿布彈塗魚,並發展了養業。惟20世紀90年代起,兩面分別進行了填海工程。近年外資賭場拔地而起,昔日自然風光已一去不返。不過,有關影像紀錄在回歸前建成的海事博物館內亦有在講述澳門歷史及漁業的展廳播放。

附近街道

參看

Template:澳門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