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杨遇春 (1909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佛祖西来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8日 (二) 02:3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楊遇春(1909年—1991年),字柳青江西瑞金武阳人。中国近代军事将领。

生平

黄埔军校三期毕业,之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9月,红一方面军红十二军会合,整编原红十二军。杨遇春担任红三十四师101团团长(政委张开荆[1]。1932年4月,红十二军以军部独立团扩编成立红三十五师,杨遇春担任师长(政委何醒南[2][3][4]

1933年2月,中共建宁中心县委成立了由游击队员和少先队员组成的建黎泰模范少先师。杨遇春担任师长,政治委员为高传遴[5]。4月21日,部队集体宣誓加入红军,并在泰邵地区活动。5月14日夜,杨遇春与国军56师刘和鼎部合作叛逃,枪杀政委高传遴[6],后叛投中国国民党[7]

之后杨遇春加入戴笠军统旗下的武装特务别动军总队[8]。之后出任湘鄂赣挺进第2纵队总指挥,下辖三个保安团,隶属湘鄂中央军系游击部队[9]。后又担任第19集团军游击副总指挥、江西省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赣九区、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及区保安司令、第1集团军第2挺进纵队司令、第九战区参谋。在廬山保衛戰期間,率兩個保安團防守日軍106師團。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出任绥靖区二处处长,1948年2月,他在山东济南主持防谍会议,严防中国共产党的渗透[10]

1949年隨國民黨敗退台灣,1977年退休,1991年在台北病逝[11][12][13]

参考文献

  1. ^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龙岩市委,龙岩市人民政府,中共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长汀县委,长汀县人民政府编. 纪念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成立8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2.06: 66. 
  2. ^ 文史天地 2012年 第5期. 文史天地杂志社. 2012.05: 33. 
  3. ^ 王健英著. 中国红军发展史.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0.01: 243. ISBN 7-218-03198-6. 
  4. ^ 王健英编著.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汇编 领导机构沿革和成员名录 从一大至十四大 增订本.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5.09: 203. ISBN 7-5035-0928-7. 
  5. ^ 游永涌顾问;吴福瑞主编;程学仲,汤建春,周佛胜副主编. 中共将乐地方史 第1卷 1919-1950. 中共将乐县委党史研究室. 2012.10: 32. 
  6. ^ 黄宁道,吕献明主编;肖远义,张辉怡,叶康霖编委. 泰宁中央苏区红色印记. 泰宁县老区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泰宁县委党史研究室. 2008.08: 101. 
  7. ^ 中共泰宁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 中共泰宁党史资料 第3辑. 中共泰宁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1989: 207. 
  8. ^ 成都市武侯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武侯文史资料选 第4辑. 出版发行 : 成都市武侯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5.01: 132. 
  9. ^ 曹剑浪著. 国民党军简史 上.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4.01: 475. ISBN 7-5065-4497-0. 
  10. ^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文史资料存稿选编 14 特工组织 下.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2.08: 479. ISBN 7-5034-1254-2. 
  11. ^ 他本是紅軍師長,槍殺政委後叛投國民黨,成抗日名將. [2019-08-08] (中文(臺灣)). 
  12. ^ 张喜海著. 大张人诗词集 国民党抗日将领颂.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3.05: 94. ISBN 978-7-5518-0348-9. 
  13. ^ 他本是紅軍師長,槍殺政委後叛投國民黨,成抗日名將. [2019-08-08]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