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1日 (五) 13:46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棉紙,一種傳統的手工紙,常用於撕畫、水墨畫書法等,也可用於包裝。最早起源於中國,後流傳到台灣、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

概論

因為其質地潔白,如同棉花,撕開後纖維如同棉絲,因此得名。質地較宣紙粗糙,也較堅韌。其製造原料以雁皮、構樹皮(楮皮)、三椏為主,還會混入木漿、稻草等。

產地

台灣

在台灣,棉紙主要製造中心在南投縣埔里。在日治時期,於1935年,聘請日籍技師,設立了埔里造紙所。

註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