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强化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2日 (六) 19:32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治安强化运动是指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华北华中地区推行的巩固占领的政策。

1941年1月,日军制定了《大东亚长期战争指导纲要》和《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将华北划分为“治安区”、“準治安区”和“非治安区”。在治安区加强中国人组织力量,以中国人警察力量承担治安工作;对准治安区进行“蚕食”,制造无人区,使其逐步变成治安区;对非治安区,则以军事“扫荡”为主,实行“三光政策”及囚籠政策。 目標是由1941年3月起,3年內把「治安區」,從一成(10%)增加至七成(70%)。 [1]

外部链接

参考文献

  1. ^ 囚籠政策. [2007-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