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4日 (一) 11:49 (补救1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王红理(?),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1][2][3]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生平

早年

王红理的父亲罗干文是长沙县公安局的一名刑警,王红理随母亲王庆龄的姓[3]。王红理原就读于长沙市望城一中[4],1985年,王红理考上青岛海军潜艇学院[3]。2012年之前,王红理已出任南海舰队潜艇第32支队支队长[5]。到2014年,王红理已10多次指挥潜艇圆满完成各种重大演习演训任务,所在部队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师”,王红理本人先后被海军表彰为“从严治军先进个人”和“学术研究先进个人”,立三等功1次[6]

372潜艇深海险情

2014年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组织了一次突发的战备[7],王红理奉命率领基洛级潜艇远征72号(舷号:372)执行战备远航任务,372号潜艇突然遭遇海水密度突变造成的“断崖”,因为海水密度突然变小,失去浮力的潜艇急速掉深向3000多米深的海底,潜艇所受压力急剧增大,主机舱管路破损进水。任务指挥员王红理迅速下达一连串口令,指挥官兵精确完成了几十项操作,3分钟成功指挥潜艇浮出海面,避免了艇毁人亡的悲剧。372潜艇因为主机舱大量进水失去了动力,王红理动议并带领官兵一起排除设备故障,最后仅靠一台经航电机为潜艇提供动力,挺进大洋,这次战备远航创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史上多个首次[8][9]。凤凰网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海军出现过海中断崖失事,自救成功的,可能只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372艇,所以解放军海军宣称为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10]

2014年8月27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为92474部队部队长王红理记一等功[11]。2014年9月2日,中央军委给王红理、海军给372潜艇记一等功庆功大会在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礼堂举行,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宣读了中央军委和海军的通令,分别给王红理和372潜艇颁发了奖章证书和奖状[12]

家庭

夫人

参考资料

  1. ^ 深海铁拳——记南海舰队372艇官兵群体. 湖南日报网. 2014-12-18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2. ^ 家国之间,他们选择把爱深埋心底(图). 网易. 2014-09-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3. ^ 3.0 3.1 3.2 湘籍海军军官创下世界潜艇史奇迹 获记一等功. 凤凰网. 2014-09-14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4. ^ 我校85届校友王红理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 望城一中. 2014-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5. ^ 南海舰队多艘潜艇实弹射击 水下发射导弹中目标. 央视网. 2012-07-11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6. ^ 敢于担当的“深海先锋”. 凤凰网. 2014-08-05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7. ^ 王涛. 勇气和血性始终是军人的脊梁、制胜的锋刃,这一事实反复告诫我们——铸剑先铸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2014-10-22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8. ^ 南海舰队潜艇远航曾突然失去浮力 遭遇最危险3分钟. 凤凰网. 2014-04-09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9. ^ 媒体揭秘军队授奖:与“航母”相关的奖励较多. 人民网. 2014-09-01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10. ^ 专家:南海舰队立功潜艇处置的是什么重大险情. 凤凰网. 2014-09-03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6). 
  11. ^ 习近平签署通令 给1个单位、24名个人记功. 人民网. 2014-08-28 [2018-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12. ^ 徐叶青、特约记者高毅. 中央军委给王红理、海军给372潜艇记一等功庆功大会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2014-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7). 
  13. ^ 张科进 高毅 李唐. 嫁给军人不容易,嫁给干潜艇的军人更不容易请看海军372潜艇4位军嫂的深情诉说——爱他,就支持他爱的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2014-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