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堡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7日 (四) 15:28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臺灣堡圖》,是1904年(明治37年)完成的臺灣地形圖,比例尺為2萬分之1。繪製範圍涵蓋原住民主要居住地(蕃地)以外的平原、丘陵地帶,共計466張地圖(內含1張一覽圖)。

簡介

臺灣堡圖中的大加蚋堡艋舺,今臺北市萬華區一帶

該圖為臺灣總督府自明治31年(1898年)進行土地調查的成果,係整理清領時期末期劉銘傳推動土地清丈所釐定的堡里鄉澳街庄社鄉二層架構。在土地調查中,繪製的圖稱為「庄圖」,即從測繪大比例尺(1/600至1/1,200)的地籍圖開始測繪,再由庄圖再縮小重製為比例尺2萬分之1的「堡圖」[1],其中「堡」指的就是「堡里」。

在土地調查後,臺灣在土地上終於有其明確法定邊界,便於統治者掌握空間資訊,並在稍後進行臨時戶口調查(後來之國勢調查)。

大正版臺灣堡圖

1920年(大正九年)臺灣行政區劃大改革,將原有的十二廳改制為五州二廳,州/廳下設市/郡/支廳,郡/支廳下設街/庄/區/蕃地,同時廢除沿用自清朝時期的堡/里/鄉/澚,將所屬的舊制街/庄改制為大字,其下的自然村(土名)則稱為小字。同時將原本臺灣地名常用字「藔」、「仔」改為「寮」、「子」,並更改部分地名。

1921年(大正十年),《臺灣堡圖》發行新版(大正版),以1904年之版本(明治版)為底稿,僅將異動地名及行政區界以紅字標示,故又稱為「紅字版」[1]

參考文獻

引用
  1. ^ 1.0 1.1 廖泫銘. 《台灣百年歷史地圖:臺灣堡圖相關圖層》. 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資源網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